[发明专利]一种小球藻的培养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8606.4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曹礼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礼刚 |
主分类号: | C12N1/12 | 分类号: | C12N1/12;C12N1/38;C12R1/89 |
代理公司: | 广州名扬高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8 | 代理人: | 郭琳 |
地址: | 6182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球藻 培养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微藻生物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小球藻的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培养容器消毒、配制营养液、接种、培养、采收等步骤。本发明先将小球藻在最为适宜的生长条件下(光照强度为3000~4500Lx,水温为25~30℃,二氧化碳补充量2‑3毫克/L)培养2‑4天,使小球藻大量繁殖生长,提高培养液中藻细胞的初始浓度,然后在低温下(0~5℃)培养5‑10天,使小球藻逐渐适应低温生长环境,最后将温度提升至5‑10℃,继续培养1‑2天,使小球藻继续生长,使其能直接作为冬季室外池塘(水温为6‑9℃)培养的藻源。本方法使小球藻能在低温下生长,且培养方式简单,能降低小球藻的死亡率,并避免其他杂藻的产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藻生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小球藻的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小球藻是单细胞植物,种类较多,多数生活在淡水中,少数生活在海洋里。按植物学分类,小球藻属于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卵囊藻科小球藻属生物,其体型小,直径一般为3~8μm,在显微镜下,需要放大400~600倍以上才能看到。小球藻所含的营养成分很高,其蛋白质含量达到50%~60%(鸡蛋的5倍),含脂肪10%~30%,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核酸和叶绿素。小球藻的生物活性物质糖蛋白和多糖体以及高达13%的核酸等物质,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抗癌、降血压、抑制血糖上升、排除体内毒素和迅速恢复机体损伤等功能,在水产渔业生产应用上也有巨大的使用价值,创造极高的经济效益。因此,小球藻的培养应用前景广阔。
小球藻既可以进行自养培养又可以进行异养培养。传统的培养方式多采用自养培养,小球藻的自养培养既可利用自然光照,也可以利用人工光照,培养基主要由无机化合物组成。光能自养的培养方式目前包括开放池培养和封闭式培养,前者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低、投资少,但产量低且易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自从Lewin等首先发现了一些藻类能利用有机物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异养生长,人们便开始对微藻异养培养产生极大兴趣,微藻异养培养能克服自养培养的缺点,可以纯种培养,条件也更容易控制,实现高密度培养,还能得到更快的生长速率和更高的产量。
目前一般的微藻在25℃~35℃条件下培养,其CO2溶解度相差不大,当培养温度下降到5℃~15℃以后,CO2在培养液中的溶解度提高了3~4倍,这为微藻的培养提供了优先条件。但是,温度降低会严重影响微藻的生长速度,甚至使大部分微藻无法生长。
为此,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20906.6)公开了一种能够在低温下培养小球藻的方法,其是通过阶梯式降温的方式,通过适宜的温度控制和合适的培养基及培养条件的协同作用使培养后的小球藻能在0-15℃下正常生长。同时,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2010093875.6)公开了一种高低温连续胁迫微藻培养方法,其采用两段式培养:在预培养阶段以最适条件[25℃,100μmol/(m2·s)]培养薇藻细胞到1.0×106个/L-1.2×106个/L浓度范围,再将微藻预培养液用于连续高低温胁迫,最高温35-37℃,最低温2-4℃,该方法能大大缩短微藻培养周期。但温度过高容易造成部分小球藻死亡,死亡的小球藻会使水酸化,进一步加剧小球藻死亡,最后造成小球藻突然死亡的表象;同时,该方法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每8小时就需要进行高低温调整,需要培养10-14个周期,培养方式较为繁琐,且温度调整时间过于频繁,容易造成小球藻生长发育发生紊乱。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球藻的培养方法,本方法通过高低温变换培养使小球藻在低温下正常生长,且培养方式相较于现有技术更为简单,还能降低小球藻的死亡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小球藻的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用高温消毒法或化学药品消毒法对培养容器进行消毒,然后用水将培养容器清洗干净;
(2)配制培养液;
(3)接种:按藻液与培养液1∶3-4的比例进行接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礼刚,未经曹礼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6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