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轮虫的培养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38611.5 申请日: 2021-01-12
公开(公告)号: CN112772478A 公开(公告)日: 2021-05-11
发明(设计)人: 曹礼刚 申请(专利权)人: 曹礼刚
主分类号: A01K61/40 分类号: A01K61/40;A23K50/80;A23K10/30;A23K10/37;A23K10/18;A23K10/12
代理公司: 广州名扬高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38 代理人: 郭琳
地址: 618200 四川***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轮虫 培养 方法
【权利要求书】:

1.一种轮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设置培养池:选择水泥池作为培养池,池深80-120厘米,水泥池池底铺有5-10厘米厚的淤泥或泥沙,所述淤泥或泥沙来自于鱼塘、河流、滩涂或大海;

(2)清池、进水、消毒:施用药物,杀死淤泥或泥沙中的鱼类幼苗和甲壳动物,然后进水,初期进水40-50厘米,调节盐度为8-15;

(3)肥水:投放肥料和藻种,使水体呈富营养化;随着水色的加深,逐渐加注水量;水温达到12℃以上,施肥2~3天后水色由清变淡绿或茶褐色;

(4)接种轮虫:当自然水温达到12℃以上,池水较肥时可适时接种轮虫,若水泥池上一年培养过轮虫可用网具拉动底泥,把休眠卵搅起来即可,或采用购买的轮虫种源,接种时选择晴天下午水温最高时进行;

(5)培养轮虫:①补肥:培养前期由于基肥一次性施量较大,而且水温较低,不用补肥或少量补肥,后期随着水温升高藻类繁殖加快,水体中营养盐消耗较快,需及时补肥;

②添换水:培养前期以添水为主,随着藻类的繁殖水色加深,适时加水;培养后期温度较高,池内物质循环加快,不断产出轮虫,使水体中微量元素失衡,需要补充新鲜水。

③投饵:随着轮虫密度的增长,通过轮捕控制轮虫密度,同时投喂饵料,使单胞藻类维持在适宜的密度,使轮虫种群连续增长;

所述饵料的制备方法为:取如下重量份原料:酵母50-60份、麦麸20-30份、柑橘皮10-15份、玉米芯10-15份、花椒叶2-5份、苦蒿2-3份、金银花3-5份、鱼腥草3-5份、小球藻8-10份,将上述原料混合后加入海水或淡水,混合均匀后密封发酵即得所述饵料;

④日常检测及病害防治:检查池壁是否漏水,注意水色是否有变化,检查轮虫的密度及带卵率,注意并进行病害防治;

(6)收获轮虫:当轮虫密度达到300个/ml以上时即可捕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所述水泥池的数量为3个及以上;

和/或,所述培养池设有水循环加热系统、过滤系统、进水管、出水管、水泵,所述水泥池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通过进水管与水循环加热系统相连,所述出水口通过出水管与过滤系统相连,所述过滤系统通过管道与所述水循环加热系统相连,所述进水管、出水管上安装有水泵;轮虫培养期间,通过水泵将水泥池中的水抽出,经过滤系统过滤后送入水循环加热系统中加热后,再通过水泵送回水泥池中,水泥池水温保持在25-3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进水所采用的水为过滤后的海水或淡水;

和/或,所述步骤(2)中,清池药物包括漂白粉和敌百虫,漂白粉的用量为25~30克/立方米,敌百虫的用量为0.2~0.25克/立方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所述肥料包括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肥、化肥、鸡粪、鸭粪,所述化肥包括过磷酸钙和尿素,所述鸡粪、鸭粪要高温堆肥发酵,进行杀菌脱硫除臭后再使用;

和/或,所述步骤(3)中,所述氨基酸螯合中微量元素肥的用量为1-2克/立方米,所述过磷酸钙的用量为10-12克/立方米,所述尿素的用量为5-10克/立方米,所述鸡粪和/或鸭粪的用量为80-120克/立方米;

和/或,所述步骤(3)中,所述藻种选自硅藻和小球藻中的至少一种;

和/或,所述步骤(3)中,所述藻种的用量为8-12公斤/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轮虫的接种密度为800-1200个/立方米,或根据情况高密度接种;

和/或,所述步骤(4)中,接种轮虫选用带卵量高且质量好的孤雌种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虫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①中,补肥一般于中午前后进行,用量视水质而定,注意应少量、勤施;

和/或,所述步骤(5)②中,补充的水需过滤,补充的水优选为经药物消毒处理过的水;

和/或,所述步骤(5)②中,换水量为每10天换水1/5~1/3。换水同时可进行收获。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礼刚,未经曹礼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6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