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工程建设基坑智慧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8770.5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43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邦孟;胡庆红;陈邦早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城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E02D1/00 |
代理公司: | 合肥昕华汇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6 | 代理人: | 孙怀香 |
地址: | 31111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工程 建设 基坑 智慧 检测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工程建设基坑智慧检测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内壁两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顶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隔板底端固定安有数控电机,所述数控电机输出端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一侧连接安装有信号线,所述箱体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牵引机构,所述箱体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计米轮,所述信号线底端贯穿牵引机构和计米轮并连接安装有测斜仪,所述测斜仪两侧滑动连接有测斜管,所述箱体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计米器、控制器、电池电压检测控制器、电机运行状态监测器和DTU。本发明实现了自动升降化,不需消耗人工操作,以到达持续无缝检测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工程建设基坑智慧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基坑监测是基坑工程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指在基坑开挖及地下工程施工过程中,对基坑岩土性状、支护结构变位和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进行各种观察及分析工作,并将监测结果及时反馈,预测进一步挖掘施工后将导致的变形及稳定状态的发展,根据预测判定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的程度,来指导设计与施工,实现所谓信息化施工。
目前对基坑施工过程中的监测,多采用人工现场测量,通过全转仪、水准仪、测斜仪等仪器,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测,该方式往往需要花费技术人员大量的时间,导致无法快速获取数据,采用人工监测,其往往监测覆盖密度较小,准确度无法得到精准的保证,无法满足预警的要求,基坑施工中,基坑边坡失稳造成的坍塌可能引发基坑及周边建筑设施的重大安全风险或事故,无法保证测量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设备电源使用,一般是依靠蓄电池来支撑,但是使用一段时间后就需要给电池及时充电,就不能正常使用,某种程度上耽误检测结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工程建设基坑智慧检测仪及其检测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工程建设基坑智慧检测仪,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两侧固定安装有太阳能板,所述箱体内壁两侧固定安装有隔板,所述隔板顶端固定安装有传动机构,所述隔板底端固定安有数控电机,所述数控电机输出端与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传动机构一侧连接安装有信号线,所述箱体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牵引机构,所述箱体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计米轮,所述信号线底端贯穿牵引机构和计米轮并连接安装有测斜仪,所述测斜仪两侧滑动连接有测斜管,所述箱体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计米器、控制器、电池电压检测控制器、电机运行状态监测器和DTU,所述箱体内壁底端固定安装有光合硅能蓄电池。
优选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安装壳,所述安装壳内壁一侧固定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输出端连接安装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固定安装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一侧固定连接有电机绕线筒,所述电机绕线筒与所述信号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内壁两侧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安装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相互靠近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牵引轮,所述牵引轮有两个,所述信号线与牵引轮相互靠近的一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斜管内壁两侧开设有导向槽。
优选的,所述测斜仪包括测杆,所述测杆内壁固定安装有倾斜传感器,所述测杆两侧转动安装有高导轮和低导轮,所述测杆顶端固定安装有伺服加速计,所述伺服加速计顶端固定安装有电缆接头,所述信号线与电缆接头固定连接,所述测杆底端固定安装有缓冲垫。
优选的,所述高导轮和低导轮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器、电池电压检测控制器、电机运行状态监测器和DTU呈电性连接,所述DTU通过卫星信号连接后台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测斜管插接于基地地下≥5m,所述隔板顶端和箱体底端对应所述信号线开设有通孔,所述信号线底端贯穿通孔并延伸至测斜管内与测斜仪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测斜管内呈每0-9999mm为一个测点设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城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城乡工程检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7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