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线材超声波清洗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38903.9 | 申请日: | 2021-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18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何仰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聚和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3/12 | 分类号: | B08B3/12;B08B3/04;B08B5/02;F26B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志鹏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材 超声波 清洗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材超声波清洗装置,其包括:排水槽、清洗水槽、超声波换能器和吹气机构,排水槽设置有第一槽口;清洗水槽设置于排水槽内,清洗水槽设置有第二槽口,在第二槽口的边沿设置有两个第二过线缺口,两个第二过线缺口呈相对设置于同一水平直线上;超声波换能器设置于清洗水槽内;吹气机构包括两个吹气头,两个吹气头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过线缺口外端的旁侧,吹气头的吹气方向与水平直线垂直设置。两个吹气头进行吹气,使得第二过线缺口的外端形成气塞,水面高于两个第二过线缺口并漫过线材,线材浸泡于水中,提高清洗水槽内的水的清洗效果和使用寿命,减少补水量,两个吹气头可对线材进行吹扫除尘和吹干。本发明适用于线材清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材生产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线材超声波清洗装置。
背景技术
线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线材的表面进行清洁。现有技术一般通过超声波清洗对拉伸中的线材进行清洗,具体地,通过清洗槽内部的超声发生器对经过清洗槽的线材进行清洗,由于从清洗槽出来的线材会带有水,传统的会通过额外的烘干设备进线材上的把水吹干,这样会造成清洗水的浪费,需要时刻进行补水,同时为了使得线材可浸泡于清洗槽的清洗水中,传统的会在清洗槽内加装导向轮又或者在清洗槽的侧壁上开设供线材进出的槽口,加装导向轮会使得设备复杂,增大的制造成本,并且会对线材造成一定的挤压,而清洗槽的侧壁上槽口,清洗水会时刻从槽口溢出,清洗水循环量较大可确保水面才可漫过线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材超声波清洗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线材超声波清洗装置,其包括:排水槽、清洗水槽、超声波换能器和吹气机构,排水槽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一槽口;清洗水槽设置于排水槽内,所述清洗水槽设置有开口朝上的第二槽口,在所述第二槽口的边沿设置有第二过线缺口,所述第二过线缺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过线缺口呈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过线缺口设置于同一水平直线上;超声波换能器设置于清洗水槽内;吹气机构包括吹气头,所述吹气头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吹气头分别设置于两个第二过线缺口外端的旁侧,所述吹气头的吹气方向与所述水平直线垂直设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时,往清洗水槽内灌入清洗水,同时两个吹气头进行吹气,当水面漫过两个第二过线缺口时,可使得第二过线缺口的外端形成气塞,使得水面高于两个第二过线缺口,当线材沿所述水平直线从其中一个第二过线缺口进入清洗水槽内并从另外一个第二过线缺口伸出时,可使得水面漫过线材,令线材浸泡于清洗水中,这时的超声波换能器可通过清洗水对线材进行超声波清洗,并且进线端的吹气头可对线材进行吹扫除尘,把线材进行除尘后再进入清洗水槽内进行清洗,提高清洗水槽内的水的清洗效果和使用寿命,减少补水量,出线端的吹气头可对线材上的水进行吹扫,起到吹干线材的作用,而排水槽主要对从清洗水槽溢出的水进行收集。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槽口的边沿设置有第一过线缺口,所述第一过线缺口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过线缺口呈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一过线缺口与两个第二过线缺口设置于所述水平直线上,所述第一槽口盖有槽盖,所述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持平,所述槽盖的底面同时与第一槽口、第二槽口抵触。
在使用时,把槽盖盖上,使得第一槽口与第二槽口形成较小的气塞空间,一来可减少用气量,二来也提高空气对第二过线缺口堵塞的效果。这时线材的进出均经过两个第一过线缺口。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洗水槽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排水槽的上部设置有第一过口,所述进水管由内外往穿过所述第一过口。
为了提高清洗的效果,还是需要清洗水槽内的水进行循环更换,这时供水装置可通过进水管往清洗水槽内进行补水,而清洗水槽内的清洗水会沿第二过线缺口的上方或者清洗水槽的上沿溢流至排水槽。第一过口主要给进水管提供安装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聚和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聚和超声波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389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下肢外骨骼机器人
- 下一篇:隔离区域人员咽拭子自助采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