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0009.5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11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汲广成;李瑞雪;牟开今;张为民;郑鹏;孙舒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春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808 | 分类号: | A61K36/808;A61K9/70;A61P29/00;A61P9/10;A61K35/6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吕纪涛 |
地址: | 130000 吉林省***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中风 后肩痛 中药 组合 外用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鸡血藤30~60份、络石藤30~60份、青风藤30~60份、海风藤30~60份、伸筋草30~60份、红花30~60份、金银花30~60份、玄参30~60份和土鳖虫10~20份。采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中风后肩痛。本发明利用上述组分制备得到的外用药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周期短,1~2个疗程即可见效,并且制备方法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中药组合物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风后肩痛的病因主要与气虚、气滞、血虚、血瘀、风、寒、湿密切相关,其关键病机为气血亏虚,肢端失濡养,不荣则痛,或气虚推动乏力,瘀血内停,或阳气虚衰,风寒湿邪外袭,闭阻肩部筋络,不通而痛。治疗宜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祛风散寒,温阳除湿,行气止痛。
目前西医治疗颈肩痛的方法有很多,但这些医疗方法虽能针对病症暂时缓解疼痛,但多存在治疗有局限、疗效不够的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中药组合物、外用药及其制备方法。采用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能够有效治疗中风后肩痛。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中药组合物,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鸡血藤30~60份、络石藤30~60份、青风藤30~60份、海风藤30~60份、伸筋草30~60份、红花30~60份、金银花30~60份、玄参30~60份和土鳖虫10~20份。
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鸡血藤50份、络石藤50份、青风藤50份、海风藤50份、伸筋草50份、红花50份、金银花50份、玄参50份和土鳖虫15份。
优选的,所述中风后肩痛包括气虚血瘀症型中风后肩痛、痰湿阻络症型中风后肩痛、阳虚寒凝症型中风后肩痛和阴虚血瘀症型中风后肩痛。
优选的,当所述中风后肩痛为气虚血瘀症型中风后肩痛时,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黄芪30~60份;
当所述中风后肩痛为痰湿阻络症型中风后肩痛时,所述组合物还包括白术30~60份;
当所述中风后肩痛为阳虚寒凝症型中风后肩痛时,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艾叶30~60份;
当所述中风后肩痛为阴虚血瘀症型中风后肩痛时,所述中药组合物还包括白芍30~60份。
优选的,当上述组合物包括黄芪时,所述黄芪的用量为60份;
当上述组合物还包括白术时,所述白术的用量为60份;
当上述组合物还包括艾叶时,所述艾叶的用量为60份;
当所述组合物还包括白芍时,所述白芍的用量为60份。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风后肩痛的外用药,所述外用药的有效成分包括上述中药组合物。
优选的,所述外用药的剂型包括溻渍片。
本发明提供了上述外用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粉碎后与凡士林混合,涂覆于纱布上;所述原料与凡士林的质量比为1:3~5。
优选的,所述粉碎的粒径为100~200目。
优选的,所述涂覆的厚度为0.5~1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春中医药大学,未经长春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0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风系统用管道式杀毒机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材料回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