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抓捕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0439.7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71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19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波;黄院章;倪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畏警用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B15/00 | 分类号: | F41B1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熊军 |
地址: | 2145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抓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抓捕器,包括锁住暴徒的叉头组件(C)和供防暴人员手持的长棍(1),所述叉头组件(C)与长棍(1)之间通过锁紧机构(S)可拆卸连接,该锁紧机构(S)在锁紧状态下能防止长棍(1)与叉头组件(C)脱离。本案中叉头组件与长棍之间通过锁紧机构可拆卸连接,锁紧状态下长棍与叉头组件可靠连接在一起,能有效防止分离,从而保证顺利实施抓捕,并保证防爆人员的安全,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叉头组件在暴徒剧烈挣扎情况下与长棍脱离的缺陷;并且,能顺畅、方便地实现锁紧与解锁切换。本案的叉头组件叉住暴徒以后,止逆机构自动将暴徒锁紧,不需要人工锁紧,被抓捕的暴徒无法挣脱,提升了抓捕的成功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服性和防暴性安防器械,尤其涉及一种抓捕器。
背景技术
抓捕器是防暴人员目前较为安全的抓捕工具,可避免近距离抓捕给防暴人员自身带来安全隐患。现有的抓捕器结构简单,主要利用抓捕器叉头部件的开合实现对暴徒进行锁腰和锁腕等操作,且抓捕器的杆部与叉头部件大多采用简单的螺旋结构直接连接。
现有技术存在如下缺陷:
1、抓捕过程中被抓捕人员常常会剧烈反抗,这样就容易导致叉头部件与杆部的连接处松动,甚至于叉头部件从杆部上脱落,致使抓捕失败,且安全性较差。
2、抓捕器叉头部件在闭合后需要人工手动上锁,若上锁操作不及时,被抓捕者很可能会挣脱,导致抓捕失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抓捕器,欲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抓捕器,包括锁住暴徒的叉头组件(C)和供防暴人员手持的长棍(1),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头组件(C)与长棍(1)之间通过锁紧机构(S)可拆卸连接,该锁紧机构(S)在锁紧状态下能防止长棍(1)与叉头组件(C)脱离。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摒弃了传统技术中叉头组件(C)与长棍(1)直接螺纹连接的方式,转而通过锁紧机构(S)可拆卸连接,且该锁紧机构(S)在锁紧状态下能防止长棍(1)与叉头组件(C)脱离,解锁状态下时长棍(1)可以与叉头组件(C)脱离。因此,就能在锁紧状态下有效防止长棍(1)与叉头组件(C)脱离,保证顺利捕捉暴徒,并减低防暴人员的危险。
作为优化设计,所述锁紧机构(S)包括叉头连接座(2)和拨销(5),其中叉头连接座(2)上端部与所述叉头组件(C)固定连接,叉头连接座(2)的下螺纹盲孔(2c)与所述长棍(1)同轴螺纹连接;所述叉头连接座(2)中部的连接螺纹孔(2b)与主轴(3)上部螺纹连接,该主轴下部转动连接有旋转板(4),该旋转板的旋转状态由旋转板锁紧组件(X)控制;所述旋转板(4)上竖直设有所述拨销(5),当所述长棍(1)连接到位后拨销(5)下部落入长棍顶部的锁紧凹槽(1a)中。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通过旋转板(4)限制长棍(1)转动,并通过拨销(5)限制旋转板(4)转动,从而使长棍(1)与叉头组件(C)不能脱离,这样就便于可靠地、有效地捕捉暴徒。当需要长棍(1)与叉头组件(C)脱离时,只需要拨销(5)下部退出长棍顶部的锁紧凹槽(1a),旋转板(4)能够转动即可实现。
作为优化设计,所述旋转板锁紧组件(X)中的锁紧环(30)滑动连接在叉头连接座(2)外,该锁紧环内壁通过锁紧螺钉(6)与锁紧销(7)下部固定,锁紧螺钉(6)穿过叉头连接座(2)上的第一腰型孔(2d),当锁紧环(30)向下移动时同步带动锁紧销(7)下端部卡入所述旋转板(4)上的锁紧通槽(4a)中。
采用上述结构设计,旋转板锁紧组件(X)结构简单,易于制造,且操作简单。
作为优化设计,所述锁紧销(7)滑动连接于叉头连接座(2)上的沉头孔(2e)中,在锁紧销上端固定有用于轴向限位的第一开口档销(8),该第一开口档销同时位于所述叉头连接座(2)的上盲孔(2a)中,且锁紧销(7)上套装有用于迫使该锁紧销向下移动的锁紧销弹簧(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畏警用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无畏警用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04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