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1849.3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09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龙霄;韩建国;赵勇;陶清;陈云;崔善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苏仪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9/02 | 分类号: | H02K19/02;H02K11/20;H02K7/14;H02K5/16 |
代理公司: | 江苏圣典律师事务所 32237 | 代理人: | 贺翔 |
地址: | 21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转 开关 磁阻 滚筒 | ||
本发明属于滚筒电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包括轴、定子、转子、滚筒、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第一轴承内盖、第二轴承内盖、第一轴承外盖、第二轴承外盖、一组轴座、传感器座和传感器。本发明的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的有益效果在于:1、低速直驱,无减速系统,简化传动链,可靠性高;2、低速大转矩,起停平稳,能实现过载起动;3、无机械减速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面积小;4、使用维修方便,操作安全可靠,无退磁一说,使用寿命长;5、全矢量控制,运行模式多样化,实现精确的控制和调节特性;6、具有较高的系统综合效率,高效节能;7、多机运行时,能实现功率平衡;8、缺项照常运行而不烧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滚筒电机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广泛应用于冶金、矿山、造纸、煤炭、钢铁、建材、电力、化工、交通运输及筑路机械等行业。
背景技术
目前机械工业生产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三相异步滚筒电机主要用途是作为设备的动力源,使设备正常运转,滚筒电机的运用非常广泛,滚筒电机作为主动辊子广泛应用于各种行业中,例如钢厂的输煤、灰,电厂的水泵运转等。
当前我国生产的电动滚筒可分为两大类,一种为电机在滚筒体内的普通型电动滚筒,另一种为外置电机的外装式电动滚筒,这二大类传统滚筒电机结构负杂(带有减速机等其它部件),负载转矩、速度变化范围和启动频繁程度等要求难以满足现工况的标准,承载能力弱,这些局限性造成企业设备维护率增高,降低滚筒电机的使用寿命,造成企业的经济成本增加。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整体结构设计合理,解决现有传统的滚筒电机、减速机在驱动滚墒之外的开式驱动装置,结构复杂的问题,三相异步滚筒电机启动电流大(接近200A),启动转矩不大,不易调速的问题,以及滚筒电机运行时,产生极大的噪声,耗电大、密封性能弱、占用空间多、安装和维护比较多的问题,其作业状态稳定,安全系数高等。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的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包括轴,及设置在轴上的定子,及设置在定子上的转子,及设置在转子上的滚筒,及设置在轴两端的第一轴承、第二轴承,及设置在轴两端且分别与第一轴承、第二轴承相配合使用的第一轴承内盖、第二轴承内盖、第一轴承外盖、第二轴承外盖,其中,滚筒的两端端面分别与第一轴承外盖、第二轴承外盖固定连接,及设置在轴两端的一组轴座,及设置在轴一端且安装在第二轴承外盖一面内的传感器座,及安装在传感器座上的传感器。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还包括设置在传感器座内的若干个弧形限位固定通槽,及设置在传感器座一面内的若干个限位卡槽,其中,传感器座设置为圆形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还包括设置在传感器座上且与传感器相配合使用的传感器线路板,及设置在传感器线路板内的若干个传感器线路板固定通槽,及设置在传感器线路板一面的若干个插槽,其中,传感器线路板设置为弧形板式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还包括设置在传感器线路板外层的限位固定卡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轴、定子、转子、滚筒、第一轴承外盖、第二轴承外盖的连接面之间为散热中空腔体结构。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第一轴承外盖、第二轴承外盖的直径尺寸相同,且分别大于滚筒的直径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外转子开关磁阻直驱滚筒的有益效果在于:1、低速直驱,无减速系统,简化传动链,可靠性高;2、低速大转矩,起停平稳,能实现过载起动;3、无机械减速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面积小;4、使用维修方便,操作安全可靠,无退磁一说,使用寿命长;5、全矢量控制,运行模式多样化,实现精确的控制和调节特性;6、具有较高的系统综合效率,高效节能;7、多机运行时,能实现功率平衡;8、缺项照常运行而不烧电机。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苏仪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未经江苏苏仪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红光仪表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184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敏微针阵列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旋件自动旋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