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溶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2160.2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8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维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博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F283/06 | 分类号: | C08F283/06;C08F212/08;C08F220/06;C08F220/14;C08F220/32;C08F2/44;C08K9/10;C08K3/26;C09D151/08;C09D7/62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黄珍丽 |
地址: | 247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溶性 丙烯酸 改性 环氧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材料制备领域,提供了一种水溶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水溶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酯树脂包括以下原料:苯乙烯、丙烯酸、丙烯酸聚乙二醇酯、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改性贝壳填料、抗氧剂、非离子乳化剂、引发剂;所述改性贝壳填料是由贝壳填料经偶联剂改性而得;所述贝壳填料是以贝壳粉填料为囊芯,以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材包覆于所述贝壳粉填料表面所得;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水溶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酯树脂,储存稳定,粘度低,干燥形成的的漆膜表面平整,具有光泽,附着力为0级,耐水测试(23°C,168h)不起泡,不剥落,具有优良的耐水性,耐盐雾测试168h不起泡,无锈蚀,耐盐雾性能优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溶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的钢结构防腐涂料主要是溶剂型涂料,而欧美发达国家钢结构涂料37%是水性涂料,水性涂料包括水乳型涂料和水溶性涂料。水乳型涂料由于加入了乳化剂,涂层的耐水性差,附着力差,限制其应用。水溶性涂料以水代替有机溶剂,使得有机溶剂排放少,且涂层性能可以和溶剂型涂料相媲美,因此,水溶性涂料的研究成为本领域的研究热点。
现有水溶性涂料主要包括水溶性丙烯酸涂料和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双组份涂料,水溶性丙烯酸涂料虽耐候性好,但其附着力、硬度、耐磨性等指标和溶剂型双组份涂料相比还比较差;而水性丙烯酸聚氨酯双组份涂料虽各项性能优异,但价格昂贵,限制了其应用。
因此,如何开发一种高性能、低价格的水溶性涂料是本领域一个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水溶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酯树脂,旨在解决现有的存在的水溶性丙烯酸涂料附着力、硬度、耐磨性不好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溶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酯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苯乙烯30-42份、丙烯酸26-34份、丙烯酸聚乙二醇酯32-38份、甲基丙烯酸甲酯76-85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8-36份、改性贝壳填料12-24份、抗氧剂1-5份、非离子乳化剂0.5-1.3份、引发剂2-6份;
所述改性贝壳填料是由贝壳填料经偶联剂改性而得;所述贝壳填料是以贝壳粉填料为囊芯,以聚氰胺甲醛树脂为囊材包覆于所述贝壳粉填料表面所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抗氧剂为抗氧剂CA、抗氧剂1010、抗氧剂1076中的一种或任意质量比的几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所述非离子乳化剂为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所述引发剂为过硫酸铵或过硫酸钾。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改性包覆型贝壳填料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将三聚氰胺、质量分数为15~25%的甲醛溶液以及蒸馏水按1:(1~3):(2~4)的重量比例混合,调节pH至8~9,在温度为50~75℃条件下反应0.5~1h,即得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
将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与质量分数为25~35%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按1:(10~15)的重量比例混合,搅拌0.5~1h后,加入贝壳粉以及明胶,所述三聚氰胺甲醛树脂预聚体、贝壳粉以及明胶的重量比例为(0.5~1):1:(0.3~0.5),调节体系pH至2~4,在45~75℃反应2~4h,经过过滤、洗涤、干燥得贝壳粉填料;
将所述包覆型贝壳粉填料加入高速分散机,在温度为90~110℃的条件下,将0.5%~1.5%贝壳粉填料质量的偶联剂均匀喷入,保持搅拌30~40min,出料即到改性贝壳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博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博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216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软土地区锚索通电加固方法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防护门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