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乳化降黏驱油体系确定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2201.8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37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刘尚奇;陈和平;周久宁;包宇;梁光跃;黄继新;武军昌;郭松伟;孙天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2 | 分类号: | E21B43/22;E21B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张德斌;姚亮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乳化 降黏驱油 体系 确定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乳化降黏驱油体系确定方法及应用。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自乳化降黏驱油体系与稠油置于容器中,在油藏温度下静置,然后上下倒置,将稠油自乳化形成低黏度O/W型乳状液并确定驱油体系自乳化原油的体积;计算得到稠油的自乳化率RSE;分别测定稠油和乳状液的黏度,计算得到稠油的降黏率Rv,进而确定出自乳化率最大,降黏率最高的自乳化降黏驱油体系。本发明的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及适用性极强,能够快速高效地降低稠油黏度,改善稠油的流动性能,从而建立出适宜稠油油藏的高效自乳化降黏驱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开采领域,具体的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自乳化降黏驱油体系确定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稠油油藏储量占我国原油储量的1/3以上,具有巨大的资源潜力,在未来很长时期内,稠油油藏将在我国石油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我国石油工业增储上产的重要资源基础。
但是由于传统开采方法的限制,稠油总的采收率基本在12%左右,而采用蒸汽驱和蒸汽吞吐的热采方式,存在出砂、气窜和成本高昂等问题。热采主要是注蒸汽,技术成熟,油藏适应性较强,应用广泛,但工艺复杂,环保和经济效益较差。
研究和现场生产表明,稠油冷采技术可以在不依靠锅炉产生的高温高压热介质加热油层原油的条件下,利用某种油层处理技术降低原油的黏度,改善稠油的流动性能。
可以有效提高油气资源的利用率,同时控制合理的经济成本。
其中,乳化降黏技术主要是通过表面活性剂将稠油乳化成O/W型乳状液,从而达到降黏目的。但是该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1)由于稠油的黏度较高,使得乳化作用的产生存在较大的难度,常常需要提供较大的外界能量才能产生乳化现象,能耗高,不经济;(2)由于稠油的化学组成存在一定的差异,使得表面活性剂的选择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乳化降黏驱油体系确定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高效快速,通过该方法不仅降低稠油黏度能力强,而且室内试验提高采收率的幅度高。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稠油油藏采收率的自乳化降黏驱油方法。
为达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乳化降黏驱油体系确定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自乳化降黏驱油体系与稠油置于容器中,在油藏温度下静置,然后上下倒置(一次),将稠油自乳化形成低黏度O/W型乳状液并确定驱油体系自乳化原油的体积;
计算得到稠油的自乳化率RSE;
分别测定稠油和低黏度O/W型乳状液的黏度,计算得到稠油的降黏率Rv,进而确定出自乳化率最大,降黏率最高的自乳化降黏驱油体系。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容器在倒置后,进行复位(即再颠倒一次)。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容器为具塞量筒。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在油藏温度下静置包括容器在油藏温度的烘箱内密闭静置。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在油藏温度下静置是在油藏温度下静置直到温度平衡在油藏温度为止。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在油藏温度下静置的静置时间为0.5-3h。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在油藏温度下静置的静置时间为1h。
根据本发明一些具体实施方案,其中,所述驱油体系自乳化原油的体积是通过目视法来确定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220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