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二次风喷嘴、二次风系统及垃圾焚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2234.2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96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3 |
发明(设计)人: | 刘永付;许岩韦;崔洁;钟乐;徐煜昊;王沛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0 | 分类号: | F23G5/00;F23G5/44;F23L5/02;F23L9/00;F23J1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磐华律师事务所 11336 | 代理人: | 冯永贞;汪洋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苏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二次 喷嘴 系统 垃圾 焚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二次风喷嘴、二次风系统及垃圾焚烧炉。根据本发明提供的二次风喷嘴、二次风系统及垃圾焚烧炉,所述二次风喷嘴采用套管设计,第一风道喷出的气流与所述第二风道喷出的气流的方向不同,通过使第一风道喷出的气流作为二次风,所述二次风喷嘴的第二风道喷出的气流作为贴壁风,所述贴壁风可以在垃圾焚烧炉炉膛内壁上形成一层风幕,烟气中高温熔融灰分颗粒在接触炉膛内壁之前即被有效冷却,有效隔断了烟气中灰分颗粒在壁面上的停留集聚,减缓结焦现象的产生,延长了垃圾焚烧炉的运行周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垃圾焚烧处理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二次风喷嘴、二次风系统及垃圾焚烧炉。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产生量逐年递增。垃圾焚烧处理具有处理效率高、占地面积小、对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等优点,更能满足生活垃圾处理对减量化和无害化的要求,并利用焚烧产生的热能,实现垃圾的资源化,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现有垃圾焚烧炉在喉口部位前后拱处注入二次风,补充二次燃烧所需氧量,并在燃烧室内形成充分扰动,延长烟气停留时间,促进燃料的完全燃烧,体现“3T+E”原则,提高了热效率,有效控制二噁英的生成。但现有运行经验表明,虽说此种布置方式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流场的扰动,延长了烟气的停留时间,但由于传统二次风喷嘴直接向炉膛注入二次风,导致了烟气中大量的灰分颗粒被输送至对侧炉拱或由于二次风卷吸作用集聚在本侧炉拱,为结焦创造了良好条件,严重时造成喉口堵死,被迫停炉。
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二次风喷嘴、二次风系统及垃圾焚烧炉,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二次风喷嘴,包括:
内管,所述内管构成第一风道;
外管,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内管外,与所述内管平行布置,所述内管和外管之间形成第二风道;
端板,设置在所述二次风喷嘴的末端,以使所述第一风道喷出的气流与所述第二风道喷出的气流的方向不同。
进一步,所述端板不改变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方向,所述端板改变所述第二风道的气流方向。
进一步,所述端板为圆环形,所述端板的开口与所述内管一致,所述端板的外沿超出所述外管的侧壁。
进一步,所述端板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内管的延伸方向相交或垂直。
进一步,所述内管与所述外管之间通过筋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内管、所述外管和所述端板均采用耐腐蚀耐高温金属制成。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二次风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二次风喷嘴,所述二次风喷嘴的第一风道喷出的气流为二次风,所述二次风喷嘴的第二风道喷出的气流为贴壁风。
进一步,所述二次风系统还包括:
第一供风单元,设置在垃圾焚烧炉炉膛的前拱上部,包括前拱二次风集箱及多个所述二次风喷嘴;
第二供风单元,设置在所述垃圾焚烧炉炉膛的后拱上部,包括后拱上二次风集箱及多个所述二次风喷嘴;
第三供风单元,设置在所述垃圾焚烧炉炉膛的后拱下部,包括后拱下二次风集箱及多个所述二次风喷嘴;
所述第一供风单元与所述第二供风单元提供上层二次风,所述第三供风单元提供下层二次风。
进一步,所述第一供风单元的二次风喷嘴与所述第二供风单元的二次风喷嘴错列布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光大环境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22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