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带压延剪切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2274.7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2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臧伟;龙国斌;彭福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镭煜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04 | 分类号: | H01M4/04;H01M4/139;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远航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76 | 代理人: | 田志远;张朝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延 剪切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带压延剪切机构,包括压延装置,压延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压延辊和第二压延辊,第一压延辊的外表面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用于剪切锂带的仿形槽,锂带、第一隔离膜及第二隔离膜同时进入第一压延辊与第二压延辊之间,锂带在第一压延辊与第二压延辊的挤压下配合仿形槽,将锂带进入仿形槽的一段压延成锂膜然后剪切形成锂膜段,并附着在第一隔离膜上,第二隔离膜在第一压延辊与第二压延辊之间出来后剥离。本发明通过一种特殊的辊压方式将锂带压延剪切成间隔非连续的锂膜,以间隔非连续补锂的形式对锂电池的正负极片进行补锂,减少补锂后的锂电池正负极之间的内阻,提高补锂后的锂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生产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锂带压延剪切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锂电行业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锂离子电池以其特有的性能优势已在便携式电器如手提电脑、摄像机、移动通讯中得到普遍应用。目前开发的大容量锂离子电池已在电动汽车中开始试用,预计将成为21世纪电动汽车的主要动力电源之一,并将在人造卫星、航空航天和储能方面得到应用。随着能源的紧缺和世界的环保方面的压力,锂电池在被广泛应用于电动车行业,特别是高能量密度材料电池的出现,更推动了锂电池产业的发展和应用。
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锂离子电池极片的补锂工艺是提高锂离子电池容量的关键技术。补锂工艺的关键在于压延与覆膜,压延和覆膜作为独立的机构在极片补锂工艺中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有的压延工艺中,生成的锂膜都是连续的,而这容易导致补锂后的锂电池正负极之间的内阻过大,自身热损耗过高,影响锂电池的性能及使用寿命。
以上缺陷,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锂带压延剪切机构。
本发明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一种锂带压延剪切机构,包括压延装置,所述压延装置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压延辊和第二压延辊,所述第一压延辊的外表面设置多个间隔分布的用于剪切锂带的仿形槽,
锂带、第一隔离膜及第二隔离膜同时进入所述第一压延辊与所述第二压延辊之间,所述第一隔离膜位于所述锂带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一压延辊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第二隔离膜位于所述锂带的另一侧并与所述第二压延辊的外表面接触,所述第一压延辊的转动速度大于所述第二压延辊的转动速度,所述锂带在所述第一压延辊与所述第二压延辊的挤压下配合所述仿形槽,将所述锂带进入所述仿形槽的一段压延成锂膜然后剪切形成锂膜段,并附着在所述第一隔离膜上,所述第二隔离膜在所述第一压延辊与所述第二压延辊之间出来后剥离。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延辊与所述第二压延辊之间的间隙等于所述第一隔离膜与所述第二隔离膜的厚度之和,所述仿形槽的深度等于所述锂膜段的厚度。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槽倾斜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延辊的外表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槽纵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延辊的外表面。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压延装置更包括带动所述第二压延辊往所述第一压延辊方向施压的施压装置,所述施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压延辊远离所述第二压延辊的一侧。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更进一步的,所述施压装置为气液增压缸,所述气液增压缸的活动端与所述第二压延辊的轴承座连接,所述气液增压缸带动所述第二压延辊的轴承座往所述第一压延辊方向施压。
根据上述方案的本发明,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延辊与所述第二压延辊之间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第一压延辊与所述第二压延辊之间的间隙的间隙调整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镭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镭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227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