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及其扣索锚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3290.8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27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徐升桥;任为东;魏宇;彭岚平;金正凯;陈进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4/00;E01D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智东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8 | 代理人: | 陈亚斌;关兆辉 |
地址: | 10005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施工 牵引 端扣索 锚固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及其扣索锚固方法,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包括固定在桥梁上的固定端、用于固定索锚的自由端以及连接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自由端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可沿第一转动平面相较所述固定端转动,所述自由端可沿第二转动平面相较所述连接端远离所述固定端的一侧端点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平面与所述第二转动平面相交。本发明的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及其扣索锚固方法锚点能够适应双向转动,桥梁施工时能使扣索在伸长、缩短过程中保持顺直,消除对锚点造成的不必要弯矩,更易于实现桥梁的牵引,节约成本且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应用于桥梁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及其扣索锚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铁路、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日益增多,在深山峡谷修建的大跨度拱桥也越来越多。常用的拱桥施工方法有悬臂扣挂法、转体施工法,当采用悬臂扣挂法进行施工时,扣索角度固定,扣索锚点受力大小及方向均比较明确;当对平行拱进行竖向转体施工时,扣索牵引端只需有竖向转动功能即可。提篮拱由于拱肋内倾,若要对其进行竖转施工,转体过程中牵引扣索与拱肋的相对角度在竖向和水平向都将不断变化,锚点受力方向也将相应改变,锚点应具有适应此改变的功能,应能同时进行竖向和水平向的转动。
现有桥梁施工中,桥梁结构上索的扣点、拉点锚固装置一般由锚箱、一处铰轴及桥梁结构上的固定构造组成,只能适应单向转动。但在桥梁施工中,需要牵引扣索的锚点具有能够适应双向转动的功能时,现有锚固装置不能满足需求。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及其扣索锚固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及其扣索锚固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包括固定在桥梁上的固定端、用于固定索锚的自由端以及连接所述固定端和所述自由端的连接端,所述连接端可沿第一转动平面相较所述固定端转动,所述自由端可沿第二转动平面相较所述连接端远离所述固定端的一侧的端点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平面与所述第二转动平面相交。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平面垂直于所述第二转动平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转动平面为竖直平面,所述第二转动平面为水平面。
优选的,所述连接端通过第一铰接装置与所述固定端相连,所述自由端通过第二铰接装置与所述连接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固定端为固定在桥梁上的耳座,包括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个肋板,所述第一铰接装置包括设置在两所述肋板之间的第一销轴,所述连接端绕所述第一销轴在两所述肋板之间转动。
优选的,所述连接端为铰接在所述耳座上的锚梁,所述第二铰接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锚梁远离所述耳座一侧的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垂直于所述第一销轴。
优选的,包括位于所述自由端的锚箱,所述索锚设置在所述锚箱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桥梁扣索锚固方法,包括将索锚固定于桥梁结构上,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桥梁锚固装置完成索锚的固定。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及其扣索锚固方法锚点能够适应双向转动,桥梁施工时能使扣索在伸长、缩短过程中保持顺直,消除对锚点造成的不必要弯矩,更易于实现桥梁的牵引,节约成本且提高了结构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通过结合以下附图所做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或其他方面的内容将变得更清楚和更容易理解。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桥梁施工牵引端扣索锚固装置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29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