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服装的纺织生产设备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3326.2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6 |
发明(设计)人: | 候永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晋江春苗服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9/30 | 分类号: | B65H19/30;B65H18/02;B65H19/26;B65H18/10;B65H23/188 |
代理公司: | 泉州市潭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21 | 代理人: | 程昭春 |
地址: | 362246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服装 纺织 生产 设备 工艺 | ||
本发明提出一种服装的纺织生产设备,包括对织布进行收卷形成布料卷的牵拉卷取装置,和驱动牵拉卷取装置旋转的动力驱动装置;所述牵拉卷取装置包括对织布进行牵引的牵引机构,和对织布进行收集的布料收集机构;所述布料收集机构包括对织布的一边进行收卷的第一收卷装置,对织布的另一边进行收卷的第二收卷装置,和对织布进行定位的限位装置;本发明通过多个第一收卷部和多个第二收卷部之间的配合,减少人工在收卷过程中的作用,减少对大圆机的启停,降低机械的故障率,提高生产效率。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服装的纺织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圆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装的纺织生产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针织大圆机学名针织圆形纬编机或者叫做针织圆纬机。
针织大圆机是由机架、供纱机构、传动机构、润滑除尘机构、电气控制机构、牵拉卷取机构和其他辅助装置构成。其中,牵拉卷取机构的作用就是把大圆机所编织下来的针织物从编织区域牵引出来,并且卷绕成圆柱状的布料卷的形式,便于后续使用。
现有技术中对织布的收卷作业通常在对织布卷绕到一定的厚度后,需要将大圆机暂时停机,并且通过人工将卷绕杆拆下,将卷绕杆上的布料卷取下后,将卷绕杆装配于预定位置上并将一段织布缠绕于卷绕杆上,最后启动大圆机继续作业;对织布的收卷过程过于繁琐,且对大圆机间断的启停可能导致机械故障,在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加维修费用。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的纺织生产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对织布的收卷过程过于繁琐,且对大圆机间断的启停可能导致机械故障,在降低生产效率的同时增加维修费用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服装的纺织生产工艺,通过牵引机构对织布进行牵引使织布变成扁长状,限位装置对织布进行抵顶,使织布沿第一收卷机构的旋转方向的位移通过限位部限制,便于第一收卷部和第二收卷部在预定位置对织布进行夹持,第一收卷部夹持住织布的一边,对应的第二收卷部夹持住织布的另一边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同时驱动,第一收卷机构转动后使下一个第一收卷部旋转到上一个第一收卷部的位置,第二收卷机构转动后使下一个第二收卷部旋转到上一个第二收卷部的位置,第一收卷部夹持住织布的一边,对应的第二收卷部夹持住织布的另一边后,再次同时驱动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当多个第一收卷部和对应的第二收卷部分别夹持住织布的两端后,第三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个夹持织布的第一收卷部自转,第四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个夹持织布的第二收卷部自转,使第一收卷部和第二收卷部转动将织布收卷起来,当收卷到预定的直径后,第一收卷部和第二收卷部停止旋转,裁切装置对相邻的第一收卷部之间的织布进行裁切,切断后,第一收卷部和第二收卷部继续旋转,将尾端的织布收卷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布料卷,此时第一收卷部和第二收卷部同时向外侧收缩,从布料卷内抽出,使布料卷掉落在承载部上,由翻转驱动装置驱动承载部翻转将布料卷输出,完成一次卷绕作业;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收卷部和第二收卷部旋转到上一组第一收卷部和第二收卷部的位置,使处于该第一收卷部和第二收卷部后的下一组第一收卷部和第二收卷部开始第二次收卷作业;通过该工艺对织布进行收卷,无需工作人员间隔一段时间就停机取出布料卷,减少了对大圆机的启停,降低机械的故障率,提高收卷自动化程度,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晋江春苗服装有限公司,未经晋江春苗服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32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纺织品纺织生产设备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鸭鹅饲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