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重金属吸附剂、原料组合物、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3578.5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76282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施晓旦;李燕;金霞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0/26 | 分类号: | B01J20/26;B01J20/30;C02F1/28;C02F101/20 |
代理公司: | 西安弼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61252 | 代理人: | 朱水平 |
地址: | 2002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重金属 吸附剂 原料 组合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1份制浆废液、0.1-0.2份吸附功能助剂、0.1-0.2份无机吸附剂、0.01-0.05份引发剂、0.02-0.05份交联剂和0.01-0.05份硅烷偶联剂;
其中,所述制浆废液为制备高得率纸浆过程中产生的废液;所述吸附功能助剂为含有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含有磺酰胺基团的化合物和氨基羧酸类螯合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交联剂为能与羟基反应的交联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得率纸浆的制备方法为PRC-APMP法或APMP法,较佳地为PRC-APMP法;
和/或,所述制浆废液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各组分:45~55份纤维素、10~15份木质素、0.1~0.2份还原糖和30~35份盐类化合物;
和/或,所述制浆废液的固含量为50%-60%,较佳地为57%-60%,更佳地为58.19%;
和/或,当所述吸附功能助剂为含有酰胺基团的化合物时,所述含有酰胺基团的化合物为丙烯酰胺和/或N,N-二甲基甲酰胺,较佳地为丙烯酰胺;
当所述吸附功能助剂为含有磺酰胺基团的化合物时,所述含有磺酰胺基团的化合物为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和/或邻氨基苯磺酰胺,较佳地为邻甲酸甲酯苯磺酰胺;
当所述吸附功能助剂为氨基羧酸类螯合剂时,所述氨基羧酸类螯合剂为乙二胺四乙酸;
和/或,所述吸附功能助剂的重量份数为0.15-0.2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吸附剂为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和造纸污泥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造纸污泥;
和/或,所述无机吸附剂的重量份数为0.1-0.17份,较佳地为0.15-0.17份;
和/或,所述引发剂为芬顿试剂、过氧化氢和氯化钙的混合物、过硫酸盐和偶氮类引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芬顿试剂、过硫酸铵和偶氮二异丁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氢和氯化钙的混合物时,所述过氧化氢和氯化钙的混合物中,过氧化氢和氯化钙的重量比为3:1-5:1;
和/或,所述引发剂的重量份数为0.01-0.03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料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环氧氯丙烷、硼砂、硼酸、乙二醛、丙二醛、丁二醛、戊二醛和己二醛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环氧氯丙烷、硼砂、硼酸和戊二醛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戊二醛、环氧氯丙烷、硼砂、“戊二醛和乙二醛的混合物”或者“戊二醛和硼砂的混合物”;
当所述交联剂复配使用时,所述交联剂的重量复配比例为1:(1-2),较佳地为3:4;
当所述交联剂为戊二醛和乙二醛的混合物时,所述戊二醛和所述乙二醛的重量比为3:4;
当所述交联剂为戊二醛和硼砂的混合物时,所述戊二醛和硼砂的重量比为3:4;
和/或,所述交联剂的重量份数为0.023-0.05份,较佳地为0.026-0.03份;
和/或,所述硅烷偶联剂为含有乙烯基氯丙基、环氧基、甲基丙烯酰基、氨基和巯基基团的硅烷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多种,较佳地为KH550、KH560、KH570、KH792、DL602和DL171中的一种或多种,更佳地为KH550、DL171、KH570或者“KH550和DL171的混合物”;
当所述硅烷偶联剂复配使用时,所述硅烷偶联剂的重量复配比例为(1-2):1,较佳地为3:2;
当所述硅烷偶联剂为KH550和DL171的混合物时,所述KH550和所述DL171的重量比为3:2;
所述硅烷偶联剂的重量份数为0.016-0.05份,较佳地为0.03-0.05份。
5.一种重金属吸附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金属吸附剂的原料包括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原料组合物;
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在所述制浆废液和所述吸附剂的混合物中加入所述引发剂,经引发反应,制得物料A;
(2)所述物料A与所述交联剂经交联反应,制得物料B;
(3)所述物料B、所述无机吸附剂和偶联剂经偶联反应,得到重金属吸附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昶法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357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缺氧池净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无碱速凝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