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升降平台双重加压式强力压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4615.4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5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会市大美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0B1/34 | 分类号: | B30B1/34;B30B15/02;B30B15/30;B30B15/16;B30B15/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壹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31 | 代理人: | 杨伟东 |
地址: | 526200 广东省肇庆市四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升降 平台 双重 加压 强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升降平台双重加压式强力压机,包括上压机、下压机、导柱、升降平台、缓冲油缸、活动底座及承力固定模,导柱分设在下压机四个角部并与上压机对应相连,导柱从上至下依次穿过并与升降平台、活动底座滑动连接,缓冲油缸底座对称安装在上压机两侧,其活动推杆分别连接并驱动升降平台沿导柱上下滑动,承力固定模安装在升降平台正下方并与活动底座固定连接,活动底座与下压机连接并被下压机驱动沿导柱上下滑动。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平台及缓冲油缸,可有效消除产品内部夹层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泥制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升降平台双重加压式强力压机。
背景技术
常规液压机,在使用的时候都是从上往下压制,属于单向加压方式,这样的压制成型方式,适用于粉状原料或压制薄的产品,比如瓷砖等,而超过20mm厚的产品,会容易导致产品的表面与底面密度不一致。为此,授权公告号为:CN209599947U发明名称为:“一种压机成型装置”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机成型装置,其采用上压机操作腔和下压机操作腔进行冲压达到了满足超过20mm厚的产品表面与底面密度一致的生产需要,但该发明无法消除该类超过20mm厚的产品在压制过程中由于一次压制成型时,上下压机相同的冲击力,由上、下压机冲头所形成的产品内部上、下层结构层因快速结合,尚有少部分剩余气泡无法及时排出而容易引起的产品内部夹层缺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产品内部夹层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升降平台双重加压式强力压机,包括上压机、下压机、导柱、升降平台、缓冲油缸、活动底座及承力固定模,所述导柱分设在所述下压机四个角部并与所述上压机对应相连,所述导柱从上至下依次穿过并与所述升降平台、活动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缓冲油缸底座对称安装在所述上压机两侧,其活动推杆分别连接并驱动所述升降平台沿所述导柱上下滑动,所述承力固定模安装在所述升降平台正下方并与所述活动底座固定连接,所述活动底座与所述下压机连接并被所述下压机驱动沿所述导柱上下滑动。
为了缓冲上压机的冲击力,减少冲击振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上压机包括上主油缸及上副油缸,所述上副油缸对角设置在所述上主油缸两侧。
为了缓冲下压机的冲击力,减少冲击振动,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下压机包括下主油缸及上副油缸,所述上副油缸对角设置在所述上主油缸两侧。
为了精确控制所述上主油缸的移动距离,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一行程感应器,所述第一行程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导柱上部对应所述上主油缸处。
为了精确控制所述下主油缸的移动距离,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二行程感应器,所述第二行程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导柱下部对应所述下主油缸处。
为了精确控制所述缓冲油缸的移动距离,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还包括第三行程感应器,所述第三行程感应器安装在所述导柱上部对应所述缓冲油缸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设置升降平台及缓冲油缸,可有效消除产品内部夹层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左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装模之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会市大美地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四会市大美地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46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及头部回转装置
- 下一篇:一种遥控自走式履带旋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