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缆绝缘层的挤出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5358.6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64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付艇;李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太平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8/285 | 分类号: | B29C48/285;B29C48/06;B29C48/154;H01B13/14;B29L31/34 |
代理公司: | 南昌明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2 | 代理人: | 苏彦江 |
地址: | 330200 江西省南昌***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绝缘 挤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缆绝缘层的挤出系统,包括挤出机和挤出模头,挤出机后端具有第一电机,前端具有连接管。挤出模头包括外壳、挤出件、包覆件和成型件,挤出件安装在外壳的内部。包覆件具有安装部、储料槽和第一固定部。挤出机上具有下料斗。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电缆绝缘层的挤出方法。该电缆绝缘层的挤出系统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能够通过挤出机将熔化的绝缘层原料挤出,然后再通过挤出件和包覆件的配合将绝缘层原料附着到铜芯上,使得包覆的更加稳定。并且包覆之后还通过成型件将绝缘层表面进行抚平,使得电缆表面更加的平整,光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绝缘层的挤出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线电缆制造加工外护套挤出工序一般采用普通的挤出成型机头进行挤塑成型加工。其结构与加工原理是:机头主体,外围有加热系统,保护与固定挤出定向机芯的位置,使塑料在连续挤出过程中保持塑化与定向转移。塑料从漏斗的流道口被挤塑机挤入机芯与之相接的流道,流道被设计成有圆滑弯曲转向的沟槽,塑料沿流道的方向从垂直方向转变成水平方向,塑料在运行过程中同时被机芯中间部位分流,因机芯是一个圆柱体,所以塑料在偏芯板和成型外模套与机头接口的部位形成一个环型塑料流。料流沿模芯与外模套之间的圆柱空间进入到成型外模,通过外口的型状与后续的冷却装置将塑料定型挤出在有模芯管制线芯位置外表面,当模芯与外模套、外模有偏移时,需通过调偏螺钉,从上下,左右四个方位给以调整来定置与机芯的中心位置同处于一条轴心上,达到不偏芯的目的,从而形成电线电缆挤出成型过程。这种方式最适合圆形电缆的挤出成型,同时还需要人工多次对调偏操作。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921845840.2,公开了一种电线电缆挤出机通用模套装置;
中国发明专利201810407029.X,公开了一种电缆挤出机;
中国发明专利201710928091.9,公开了一种发热电缆挤出设备。
传统机头:一是塑料沿着圆柱体的环形流道行走,基本形状是机头内形成圆柱体环形,当料流沿着模芯到达成型外模的区域,因为成型外模也是个锥型圆柱体,料流才得以顺滑的承接,可延至最后成型出外模口时达到扁平的目的,只好强制的在圆形区域切割成扁形的出口来实现外形的扁平挤出。为了配合控制电缆的单元与加强件组合一字水平排列,使外护套均匀的挤出在单元线芯的周围,模芯也从原来圆锥体加工成扁平形予以配合,这样使挤出的料流空间变得异常复杂,在圆锥体突变成扁平的过程与空间体形成涡流,涡流会造成挤出过程中外形模型设计尺寸难以把握,需要经过多次调整与试制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并且不易改变绝缘层的厚度。
二是涡流也会造成挤出压力的不均匀,使操作员在调偏过程中难以掌控,费时费工费力终不得要领,同时挤出的外观时常会显凹凸不平,达不到平整规则的要求。
三是传统的可调偏机头为了满足一机可制造多种规格型号的电缆的需要,设计成机芯主体与外成型主体可拆卸对接两部份,这种对接的方式由于机械加工的误差和方便操作工拆卸,时常因变换规格时中心点出现偏移,使外形的塑料挤出无法均匀,可行的措施是对调偏螺钉进行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调整,为了使挤出压力均一,调整还需在边调整边挤出动态条件下进行,这样对操作水平提出很高的要求,同时也需要一定调整过程与时间。浪费大量的缆芯半成品与外护套材料,提高制造能耗与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电缆绝缘层的挤出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缆绝缘层的挤出系统,包括挤出机和挤出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出机后端具有第一电机,前端具有连接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太平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太平洋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3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