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儿童研学用防近视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5472.9 | 申请日: | 2021-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451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叶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B39/10 | 分类号: | A47B39/10;A47B9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46 重庆市学府大道南岸区南山街道崇教路一号***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儿童 研学用防 近视 机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儿童研学用防近视机构,涉及儿童防近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包括定位夹,定位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用于横向调节使用者与桌体之间距离的横向推距调节结构,横向推距调节结构的两侧均与定位夹转动连接。本发明专利通过横向推距调节结构、适应性肩部支撑结构、调节下颚支撑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机构便于完成对不同体型的儿童提供自动化适应调节的防近视姿势矫正的支撑,大大提高了使用的便捷性和适用性能,且通过弹性支撑防压结构的配合设计,使得装置在支撑过程中便于对肩部和下颚部位形成弹性支撑,在提高使用舒适度的同时,利用弹性支撑的卸力性能,避免了书写使用过程中的抖动使得支撑位置偏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儿童防近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儿童研学用防近视机构。
背景技术
近视是屈光不正的一种。当眼在调节放松状态下,平行光线进入眼内,其聚焦在视网膜之前,这导致视网膜上不能形成清晰像,称为近视眼,由于阅读或书写姿势的不正确,越来越多的儿童开始近视,为了降低儿童近视的几率出现了对应的防近视机构,但是,现有的机构多为人力调节,不但调节的尺寸不便确定且极为不便,可供调节的适应性也有缺乏,不适用与不同体态的儿童,使用受限,且缺乏弹性支撑,导致容易被儿童的动作带来的抖动影响支撑姿势。
发明专利内容
本发明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童研学用防近视机构,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机构多为人力调节,不但调节的尺寸不便确定且极为不便,可供调节的适应性也有缺乏,不适用与不同体态的儿童,使用受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儿童研学用防近视机构,包括定位夹,所述定位夹的一侧活动连接有用于横向调节使用者与桌体之间距离的横向推距调节结构,所述横向推距调节结构的两侧均与定位夹转动连接,所述横向推距调节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肩部倾斜角度和靠近距离,并对肩部进行支撑定位的适应性肩部支撑结构,所述适应性肩部支撑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控制模块,所述适应性肩部支撑结构两侧的顶端均固定有弹性支撑防压结构,所述适应性肩部支撑结构两侧顶端的弹性支撑防压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肩部支撑块,所述适应性肩部支撑结构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调节下颚放置高度及对下颚进行定位的调节下颚支撑结构,所述调节下颚支撑结构的顶端也固定有弹性支撑防压结构,所述调节下颚支撑结构顶端弹性支撑防压结构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颚支撑块;
所述横向推距调节结构包括第一引导搭载块、第一动力搭载块、第一电机、第一转动传杆、第一拨动转轮和横向推柱,所述第一引导搭载块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动力搭载块,所述第一动力搭载块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动传杆,所述第一转动传杆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拨动转轮,所述第一拨动转轮的顶端啮合连接有横向推柱,所述横向推柱与第一引导搭载块的内侧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适应性肩部支撑结构包括动力分导块、第二动力搭载块、第二电机、主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动力螺杆和引导限位导块,所述动力分导块的一端焊接有第二动力搭载块,所述第二动力搭载块的内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主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的两侧均啮合连接有从动锥齿轮,所述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均位于动力分导块的内侧,所述从动锥齿轮的内部焊接有动力螺杆,所述动力分导块的两侧均焊接有引导限位导块,所述动力螺杆的另一侧与引导限位导块的内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适应性肩部支撑结构还包括配动搭载块、第三电机、转矩拨动轮和跟随动杆,所述引导限位导块的一端滑动连接有配动搭载块,所述配动搭载块一端的内部还与动力螺杆通过螺纹连接,所述配动搭载块内部的一侧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矩拨动轮,所述转矩拨动轮顶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跟随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第二师范学院,未经重庆第二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4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式输送机头部结构
- 下一篇:一种组合式全铝合金热交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