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缓冲且压力波动提醒的直动式溢流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5772.7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7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鑫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F15B19/00;F15B20/00;F16K17/04;F16K37/00;F16K4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0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压力 波动 提醒 直动式 溢流 | ||
本发明涉及溢流阀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缓冲且压力波动提醒的直动式溢流阀,包括阀体、挡板、阀芯、阀盖,所述阀体的右部设有线圈,所述阀体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阀芯穿过挡板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皮碗,所述皮碗上设有对称的阻尼孔,所述皮碗的右表面中部靠近阀芯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铁。本发明通过阀芯缩颈处活动设有皮碗,且在皮碗上设有两个对称的阻尼孔,使阀芯在回弹时,通过皮碗和阻尼孔的作用使阀芯的回弹阻力增大,对阀芯的回弹起缓冲作用,避免阀芯回弹时回弹速度过快而直接与进油口的端面处直接碰撞,造成阀芯的损坏导致溢流阀的泄压不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溢流阀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缓冲且压力波动提醒的直动式溢流阀。
背景技术
溢流阀主要在液压系统中起安全保护作用,当液压系统压力超过规定值时,溢流阀打开,使部分液压油通过溢流阀回流至油箱,保证压力不超过液压系统的额定值。
现有的溢流阀主要分为直动式、先导式和电磁式,现有的直动式溢流阀主要为弹簧式和杆式两种,弹簧式溢流阀主要通过弹簧的作用力而工作,当油液压力大于弹簧力时,阀芯开启对系统进行泄压,泄压完毕后通过弹簧的弹力使阀芯复位,由于弹簧弹力的释放属于瞬间释放,促使阀芯直接与进油口处发生碰撞,极易造成阀芯的损坏导致溢流阀的泄压不稳定,在液压系统中,当压力过大时容易产生过大的压力波动,当压力波动超出额定的波动范围时,工作人员难以判断,容易造成一些液压元件的损坏。
发明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直动式溢流阀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缓冲且压力波动提醒的直动式溢流阀,具备可对阀芯的回弹进行缓冲、当系统压力波动超出额定波动范围时提醒的优点,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缓冲且压力波动提醒的直动式溢流阀,包括阀体、挡板、阀芯、阀盖,所述阀体的右部设有线圈,所述阀体内腔中部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阀芯穿过挡板的一端活动套接有皮碗,所述皮碗上设有对称的阻尼孔,所述皮碗的右表面中部靠近阀芯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铁,所述阀盖的外侧中部固定安装有警示灯,警示灯的发亮由皮碗的转动控制。
优选的,所述线圈均匀镶嵌于阀体右端的内表面,且线圈与警示灯连接。
优选的,所述挡板的中部开设有供阀芯移动的通孔。
优选的,所述阀芯设置左侧为伸颈状右侧为缩颈状,且阀芯的伸颈处的侧面与阀体的内腔接触。
优选的,所述限位杆设置为空心状,且限位杆的顶端位于阀体内腔处线圈的范围。
优选的,所述阻尼孔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阻尼孔对称分布于皮碗上,且阻尼孔设置为螺旋状。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阀芯缩颈处活动设有皮碗,且在皮碗上设有两个对称的阻尼孔,使阀芯在回弹时,通过皮碗和阻尼孔的作用使阀芯的回弹阻力增大,对阀芯的回弹起缓冲作用,避免阀芯回弹时回弹速度过快而直接与进油口的端面处直接碰撞,造成阀芯的损坏导致溢流阀的泄压不稳定。
2、本发明通过阀体的右端设有线圈,在阀盖的中部设有警示灯,线圈与警示灯连接,同时在皮碗上固定连接有限位杆,在限位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磁铁,磁铁处于线圈包围的内侧,当系统压力波动大于额定波动范围时,压缩弹簧的蓄力大于正常溢流时的蓄力促使阀芯的回弹速度大于正常溢流时的回弹速度,此时通过阻尼孔的作用促使皮碗转动,同时带动限位杆和磁铁转动,通过磁铁的转动使线圈产生电流,使警示灯发亮,提醒工作人员系统的压力波动以超出额定压力波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未溢流时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溢流状态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皮碗与阀芯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鑫,未经黄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77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