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宏微运动方式的三自由度高精度运动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5940.2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敬子建;王进;亓波;谭毅;任戈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2B26/08 | 分类号: | G02B26/08;G02B7/00;F16C11/12;H02N2/00;H02N2/04;H02N2/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运动 方式 自由度 高精度 机构 | ||
1.一种基于宏微运动方式的三自由度高精度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静平台(1)、3条两两对应可伸缩的支链(2)、动平台(3),其中,
静平台(1)和动平台(3)之间通过3条两两对应可伸缩的支链(2)连接,可伸缩的支链(2)包括柔性球副以及柔性虎克铰,并通过柔性球运动副解决了三运动支链平台静不定问题;
可伸缩的支链(2)利用具有位移感知功能的直线式惯性压电作动器驱动,作动器包括比例式线性霍尔传感器(2-1-1)、作动体(2-1-2)、运动单元(2-1-3)、圆柱形外壳(2-1-4)、永磁体(2-1-5)、底座(2-1-6);圆柱形外壳(2-1-4)与运动支链为一体(及运动支链为内空的形式),圆柱形外壳(2-1-4)内部从上到下顺序依次为:与内部轨道贴合的运动单元(2-1-3)包括调节螺钉(2-1-3-1),楔块(2-1-3-2),运动块(2-1-3-3),运动块(2-1-3-3)左右两端设有S形弹性体,中心为菱形空腔,调节螺钉(2-1-3-1)穿过楔块(2-1-3-2)的中心的光孔,旋转进入运动块下方的作动体(2-1-2);与运动单元连接的作动体(2-1-2)包括压电堆(2-1-2-1)以及相连的惯性质量块(2-1-2-2);粘结在质量块(2-1-2-2)下边的永磁体(2-1-5)与底部相连的比例式线性霍尔传感器(2-1-1);通过依靠压电堆(2-1-2-1)的变化来带动运动单元(2-1-3)的运动,并实时通过比例式线性霍尔传感器(2-1-1)感知位移。
所述的三可伸缩的支链,所采用的驱动形式为压电驱动,其工作模式分为以下两种:
宏运动(即连续伸长或缩短):第一步,对压电堆(2-1-2-1)缓慢充电,其轴向伸长,带动质量块(2-1-2-2)远离运动单元(2-1-3),此时运动单元(2-1-3)所受静摩擦力大于作动体(2-1-2)中质量块(2-1-2-2)施加的惯性力,运动单元保持静止;第二步,对压电堆(2-1-2-1)快速放电,压电堆轴向迅速伸缩,带动惯性质量块(2-1-2-2)朝向运动单元,此时运动单元(2-1-3)所受静摩擦力远小于质量块(2-1-2-2)施加的惯性力,运动单元(2-1-3)迅速沿轨道下滑,产生步距;重复一、二动作,就能使运动单元(2-1-3)带动三维运动平台运动支链连续缩短,反之,带动运动支链连续伸长,实现平台的宏调控;
微运动(即单步伸长或缩短):第一步,对压电堆(2-1-2-1)缓慢充电,其轴向伸长,带动质量块(2-1-2-2)远离运动单元(2-1-3),此时运动单元3所受静摩擦力大于作动体(2-1-2)中质量块(2-1-2-2)施加的惯性力,运动单元保持静止;第二步,对压电堆(2-1-2-1)快速放电,压电堆轴向迅速伸缩,带动惯性质量块(2-1-2-2)朝向运动单元,此时运动单元(2-1-3)所受静摩擦力远小于质量块(2-1-2-2)施加的惯性力,运动单元(2-1-3)迅速沿轨道下滑,产生步距;至此平台支链实现微小位移;
可伸缩的支链采用其压电作动器,实现了三维运动平台宏调控(即连续步进)—以及微调控(即单步范围内扫描),被赋予了大行程、高精度的宏微运动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宏微运动方式的三自由度高精度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其是基于宏微运动方式的三自由度高精度运动机构,其工作模式主要具有如下三种:
工作模式一(即沿X移动):作动器(2-1)伸长,作动器(2-2)伸长,作动器(2-3)缩短;
工作模式二(即沿Y移动):作动器(2-1)缩短,作动器(2-2)伸长,作动器(2-3)伸长;
工作模式三(即沿Z移动):作动器(2-1)伸长,作动器(2-2)伸长,作动器(2-3)伸长;
可伸缩的支链间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伸长缩短,即可达到指定方向运动的目的,可将其应用于满足自由度需求的应用场合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宏微运动方式的三自由度高精度运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采用柔性铰链的形式,相比于传统的铰链,易于实现装备的小型化,提高重复定位精度,具有灵敏度高、无润滑需求的特点;更为重要的是,该结构本身采用三支链驱动形式,该形式的运动平台虽然极大减少了运动支链数量,可以使机构构成形式及质量相比六自由度机构大大简化,但也使结构组成形式变为静不定,从而不具备静平衡特性;该机构使用柔性铰链代替传统运动副,从而使原来的非静平衡机构转化为静平衡机构,解决了机构静不定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5940.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