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6239.2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10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康相涛;杨森;张海旭;张继冉;田亚东;赵河山;李东华;蒋瑞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C05F3/00;H05B1/02;H05B3/02;H05B3/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张串串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化 加热 黑水 养殖 及其 应用 | ||
1.一种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其特征在于,包括养殖槽本体(11),所述养殖槽本体(11)为上端敞口的结构,所述养殖槽本体(11)上连接有用于层叠堆放的连接管(12),所述养殖槽本体(11)的四周及底部均为网框(14),底部通过拉链(13)连接保温板(16),所述保温板(16)内部连接有控温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结构包括连接在保温板(16)内部的电加热丝(15),所述养殖槽本体(11)上连接有与所述电加热丝(15)电连接的温度控制器(1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本体(11)内部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8),所述温度传感器(18)与所述温度控制器(17)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养殖槽本体(11)的四周和底部边框上均设置有拉链(13),通过拉链(13)在养殖槽本体(11)外部的四周也连接保温板(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框(14)的孔径为80-200目。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在畜禽饲料、畜禽粪便或餐厨垃圾中添加含有黑水虻共生菌饲料添加剂;
步骤S2:将畜禽粪便或餐厨垃圾转移至养殖槽本体(11)内;
步骤S3:将黑水虻幼虫投放至养殖槽本体(11)内,每个养殖周期按照每1~2g畜禽粪便或餐厨垃圾对应投放1~3只黑水虻幼虫;
步骤S4:将按照步骤S3接入黑水虻后的养殖槽本体(11)层叠堆放于养殖车间,
养殖周期在10~15天;
步骤S5:如果养殖槽内畜禽粪便或餐厨垃圾的温度低于黑水虻正常生长所需要的25℃,则温度传感器(18)将信号传递给电加热丝(15)的控制器,
使电机热丝开启,对养殖槽本体(11)进行加热升温,利用该控温系统控制的温度在车间养殖一个周期之后,清出黑水虻5龄幼虫和养殖过的畜禽粪虫沙或餐厨虫沙混合物,经过筛分后获得的虫沙经烘干处理后作为生物菌肥使用;
步骤S6:步骤S5中清出的黑水虻5龄幼虫和畜禽粪混合物经过筛分后获得的黑水虻5龄鲜虫消毒后放置于-30℃~20℃冷冻保存,作为畜禽的全价饲料添加使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的饲料添加剂包括以下组成成分:0.2–0.5%黑水虻共生菌,1–2%氨基酸,5–10%酵母浸粉,85–95%沸石粉。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酸包括懒氨酸和甲硫氨酸,赖氨酸与甲硫氨酸比例为1–2:1;所述沸石粉的粒度为0.25–0.125mm;共生菌为黑水虻肠道内筛选得到的芽孢杆菌属菌株,其编号为:CGMCC No.14202菌株;黑水虻幼虫龄期为2–4龄,百头重为0.2–1.0g。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可加热黑水虻养殖槽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对鲜虫进行消毒的方法为:等黑水虻肠道排空后,按体积分数计,将1–49%的烷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2–49%的过氧化氢、2–3%的二乙酸甘油酯充分混合后稀释100–150倍浸泡鲜虫1小时以上;或将鲜虫放入105–115℃的蒸汽锅中蒸煮15–30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623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