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楸树组培苗微扦插育苗快繁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8100.1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70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董晓宇;王利民;符真珠;张和臣;王耀堂;王慧娟;李艳敏;袁欣;高杰;蒋卉;师曼;崔巍;冯乃曦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张晓萍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楸树组培苗微 扦插 育苗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林业和园林种苗无性快速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楸树组培苗微扦插育苗快繁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生根组培苗幼苗、组培生根苗的炼苗和预处理、剪取插穗和进行微扦插等操作步骤。在现有楸树组培基础上,本申请通过将楸树组培快繁与扦插育苗相结合,通过微扦插方法来迅速扩大育苗数量,从而省去常规组培快繁过程中反复继代、生根的技术步骤,同时也可规避常规扦插繁育过程中取材不便、生长效果不一致的缺陷,从而在保证良种性状和小苗成活率的基础上,大幅缩短扩繁时间、降低繁育成本。本申请具有育苗周期短、育苗成本低、操作简便、人工成本低等技术优势,对于实现楸树良种无性化育苗和楸树的大规模推广种植具有重要的技术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林业和园林种苗无性快速繁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楸树组培苗微扦插育苗快繁方法。
背景技术
楸树(
在育苗和良种扩繁工作中,由于楸树自花的不亲和性,结实的出种率也很低,种子自身发芽率也不高,所以实生繁殖比较困难。楸树常规的繁育是通过扦插、埋根、嫁接的方法来进行繁育和扩增,但实际应用中,现有扩繁方法都存在一些明显缺陷,例如:楸树扦插的生根率不高,嫁接时所需的砧木培养周期长,而埋根所需的材料来源较少,所以这些方法对于楸树的繁育都不是最佳的方法。
随着植物细胞工程的日益成熟,组织培养已经逐渐成为楸树快速繁育的主要方法。越来越多的科研人员和育苗公司开始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楸树良种的扩繁。但随之出现的问题是,常规的组培繁殖需要经过初始芽诱导、继代增殖、瓶内生根、炼苗移栽等诸多工序,过程复杂,无菌操作要求高,人力物力消耗大,成本较高,由此导致组培扩繁楸树的应用效果尚不够明显。也由此,对于现有楸树的快繁进行进一步改进,以提高楸树的快繁效果,对于楸树的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技术意义。
发明内容
在现有楸树组培快繁技术基础上,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楸树组培苗的微扦插方法,在保证楸树良种性状不变的基础上,从而进一步降低快繁成本和加快楸树种苗的推广。
本申请的主要技术方案详述如下。
一种楸树组培苗的微扦插育苗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一)获得生根组培苗幼苗
按照现有技术进行组织培养,获得楸树生根苗的幼苗;例如:参考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提高大叶金丝楸有效新梢分化数量的组织培养方法》(申请号:2018108654581)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生根的组培苗幼苗;
进一步地,以楸杂1号为例,其生根组培苗获得过程如下:
首先,将消毒灭菌后楸树外植体接种于诱导培养基,诱导形成愈伤组织;
所述诱导培养基组成为:WPM培养基+蔗糖30 g/L+琼脂6 g/L+6-BA 0.8mg/L+ IBA0.1 mg/L;
诱导形成愈伤组织过程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3±2℃,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7h/d;
随后,将愈伤组织转移至分化培养基中,诱导分化形成幼苗;
所述分化培养基组成为:WPM培养基+蔗糖30 g/L+琼脂6 g/L+6-BA 1.0~2.0mg/L+IBA 0.1~0.2mg/L;
诱导分化成苗过程中,培养条件为:温度23±2℃,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7h/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未经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810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室外机制冷系统
- 下一篇:一种破矿设备的下矿漏斗结构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