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生物酶氨基酸的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48470.5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7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牛玉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旺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G3/00 | 分类号: | C05G3/00;C05G3/80;C05F17/20;C05F17/50;C05F17/8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0723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酶 氨基酸 微生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生物酶氨基酸的微生物肥,属于生物肥料技术领域。含生物酶氨基酸的微生物肥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动物粪便10~40份、糠醛渣1~15份、植物蛋白10~40份、含生物酶物料10~40份、动物碎骨0.1~5份、中微量元素0.1~3份、酵素菌1~5份、酶解菌0.3~3份、微生物菌剂1~6份和水15~60份。本发明同提供了一种含生物酶氨基酸微生物肥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微生物肥具有营养均衡、肥效强、可提高作物品质、修复土壤、降低生产成本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肥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含生物酶氨基酸的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微生物肥料主要是以动物粪便、腐殖酸粉、蔗糖渣、秸秆、食品厂工业下脚料等物料添加腐熟剂发酵成有机肥后,再添加特定生物菌剂制备而成。
不同微生物肥原料有不同的特性及优缺点,但普遍存在营养成分偏低、对作物品质提升效果差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加工方式等原因微生物被施用到土地后存活率偏低,并且还需要微生物进一步产生活性酶才能帮助植物吸收土壤中的营养,经过多次转换后真正参与到植物营养吸收中来的生物菌数量更低。
因此,提供一种微生物酶系丰富营养全面的微生物肥促进作物提质增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生物酶氨基酸的微生物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含生物酶氨基酸的微生物肥含有大量作物所需的营养成份:氨基酸、土壤酶、有益微生物及氮磷钾、有机质等,可以提高农作物产品的品质和质量,提高肥料的肥效,改善土壤板结,修复土壤。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含生物酶氨基酸的微生物肥,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动物粪便10~40份、糠醛渣1~15份、植物蛋白10~40份、含生物酶物料10~40份、动物碎骨0.1~5份、中微量元素0.1~3份、酵素菌1~5份、酶解菌0.3~3份、微生物菌剂1~6份和水15~60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原料以重量份计包括:动物粪便30份、糠醛渣5份、植物蛋白30份、含生物酶物料30份、动物碎骨2份、中微量元素0.5份、酵素菌1份、酶解菌0.5份、微生物菌剂1份和水45份。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物粪便为羊粪、牛粪、鸡粪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植物蛋白为大豆、豆粕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含生物酶物料为黄粉虫粪、蚯蚓粪中的一种或多种,其生物酶含量在0.2~0.6mg/kg;所述微生物菌剂为胶冻样类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作为本发明更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物粪便为羊粪,所述含生物酶物料为黄粉虫粪,所述微生物菌剂为胶冻样类芽孢杆菌。
本发明添加的羊粪、牛粪、鸡粪为温性肥料,富含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能提供植物所需的基本营养,起到改土、保水、保温等效果。
添加的糠醛渣为用玉米芯做糠醛后的下脚料,其有机质含量高,呈酸性,可用以调节ph值;同时糠醛渣与动物粪便以本发明配比关系复配,可使碳氮比保持在25~35:1,利于后序发酵环节控制以及发酵后的成分营养土壤。
添加的大豆、豆粕为富含蛋白质的植物原料,富含丰富的有机质、氮磷钾及蛋白质等。经酶解后可提取出高活性液体氨基酸和固体氨基酸废渣。
添加的含生物酶物料(黄粉虫粪、蚯蚓粪)含丰富的生物酶成分,还含有有机质、氮磷钾、蛋白质、生物酶和锌、硼、锰、镁、铜等多种微量元素。黄粉虫粪与微生物相结合施用,可以活化土壤,有效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阳离子代换量,减少养分流失,增强土壤蓄水、保水能力,提高养分利用率。施用后不仅能增肥地力,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农产品品质,还能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土壤结构,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旺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河北旺牛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847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脸检测和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
- 下一篇: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