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9074.4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21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17 |
发明(设计)人: | 蔡仁杰;李玉涛;李文平;姜勇;柯乐;彭川;陈未明;王康;梅军;赵子龙;黎尚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9/16;E01D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李琴 |
地址: | 430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索桥 吊索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法,其具体为:将待安装的吊索按安装的位置从桥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编号;将吊索按编号放置在相应安装位置正下方的桥面上,将吊索吊起使其上端与对应索夹连接,下端与张拉杆连接后放入桥梁上预埋的钢导管内;将吊索按照从桥梁两端依次向索塔以及从索塔两侧依次向桥梁两端两个方向交替进行多轮张拉,直至完成吊索张拉。本发明采用从桥两端至索塔以及从索塔两侧至桥两端两个方向交叉进行多轮次张拉的方式,同时在张拉过程中实行张拉力与吊索下端锚杯外露量双重控制,精确实施预先设置的每轮张拉量,减少吊索张拉对缆索线形、加劲梁受力、主索鞍位移等造成的影响,保证张拉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法。
背景技术
悬索桥是缆索做桥梁主要承重结构的桥,自锚式悬索桥是缆索通过索塔悬挂并锚固于桥体两端来作为上部结构主要承重构件。自锚式悬索桥由于缆索端部锚固力介入了梁体的受力和变形,使得桥体加劲梁成为受强大轴向压力的压弯构件,同时缆索上的吊索与加劲梁,并通过对吊索的张拉实现将桥梁的承载力由加劲梁支架承载转换到由主缆及吊索承载,这一过程是悬索桥建设施工的重要步骤。
独塔自锚式悬索桥为只有一座主索塔的自锚式悬索桥,缆索通过主索塔上的主索鞍进行悬挂,在索塔两侧的缆索上安装吊索。由于缆索的空缆状态与成桥状态相差很大,导致吊索在张拉过程中可能需要接长。另一方面,受主梁体和索塔的承载力、张拉设备等各种因素的限制,全桥的吊索需要逐步分级张拉才能达到设计值,但考虑张拉用时、设备数量及人工的使用情况,吊索的张拉次数应尽可能减少。另外,在吊索张拉过程中,主鞍座还会产生滑移,因此还需在张拉过程中穿插进行主索鞍顶推,但也需要控制主索鞍顶推次数及顶推量,使成桥状态的索塔保持竖直状态。同时,在张拉过程中还需要控制吊索的倾斜角度,保证吊索的牵引力,减少吊索与梁体端钢导管接触造成的磨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
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待安装的吊索按安装的位置从桥的一端向另一端依次编号为DS01、DS02……DSn;
S2、将吊索按编号放置在相应安装位置正下方的桥面上,将吊索吊起使其上端与对应索夹连接,下端与张拉杆连接后放入桥梁上预埋的钢导管内;
S3、将吊索按照从桥梁两端依次向索塔以及从索塔两侧依次向桥梁两端两个方向交替进行多轮张拉,直至完成吊索张拉。
优选的是,步骤S3中的张拉轮数为五轮,第一轮、第三轮、第五轮的张拉顺序为从桥梁两端向索塔张拉;第二轮和第四轮张拉顺序为从索塔两侧向桥梁两端张拉。
优选的是,步骤S3中的张拉过程中以索塔为中心处于镜像位置的吊索同时进行同一轮张拉。
优选的是,步骤S3中桥梁宽度方向两侧的吊索,对应同一位置的吊索同时进行同一轮张拉。
优选的是,步骤S3中在张拉过程中穿插进行主索鞍顶推,当主索鞍自由滑移量等于预计顶推量时不进行顶推,当主索鞍自由滑移量小于预计顶推量时,将主索鞍顶推到预计顶推量。
优选的是,步骤S2中使用的张拉杆为全牙螺杆。
优选的是,步骤S3中使用的张拉装置包括:
连接套,其为上细下粗结构,所述连接套上端设有外螺纹,与吊索下端锚杯的内螺纹连接;所述连接套下端设有内螺纹,与所述张拉杆的上端连接;
锚垫板,其为球面锚垫板;所锚垫板与所述钢导管锚固,其下方设置有球铰,所述锚垫板的圆弧面与所述球铰的内球面相匹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9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