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清除造纸用烘缸边缘沉积物的剥离剂套组、使用方法及剥离剂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9217.1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08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谢占豪;肖鹏;钟俊汉;梁福根;张勇;查汪敏;来雷;钱进;俞晗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1/66 | 分类号: | C11D1/66;C11D3/20;C11D3/30;C11D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易捷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13 | 代理人: | 齐胜杰 |
地址: | 311231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清除 造纸 用烘缸 边缘 沉积物 剥离 剂套组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清除造纸用烘缸边缘沉积物的剥离剂套组,其包含A组分,B组分,C组分和D组分;A组分包含油酸和羟乙基乙二胺;B组分包含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C组分包含矿物油、二甘醇和乙酸;D组分包含乙醇和水。本发明还涉及该剥离剂套组的使用方法。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清除造纸用烘缸边缘沉积物的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使用油酸与羟乙基乙二胺的反应产物作为渗透成分,对纤维和粘缸剂形成的硬质沉积物表现出极强的渗透剥离性,辅以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的增效,能够快速渗透至白边内部,软化纤维,使其结构变得松散。油酸与羟乙基乙二胺材料成本低廉,对纤维类材料具有很好的柔顺蓬松化作用。本产品不含有害化学物质以及重金属离子,具有环保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活用纸制造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清除造纸用烘缸边缘沉积物的剥离剂套组、使用方法及剥离剂。
背景技术
生活用纸(如擦面纸、卫生纸、纸巾、餐巾等)的产品特性有定量低,吸收性强、触感柔软等特点。为了满足这些特性,需要在生产过程中进行“起皱”。起皱过程为:湿纸幅通过成型网和毛布转移到烘缸上,通过起皱助剂的作用牢牢的贴合在烘缸上,在烘缸上达到干燥的目的,同时在尾端与起皱刮刀撞击完成“起皱”过程。
起皱质量的稳定性非常依赖纸张与烘缸的粘结强度的大小,合适的粘合强度是保证“皱纹”合适的必要保证,粘合强度过强会造成纸张破损,纸页端头,纸张孔洞增加等问题,粘合强度低会造成起皱不充分,纸张打折、干燥不充分等问题。
在调节涂层助剂的粘结强度大小方面,剥离剂和粘缸剂的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剥离剂一般选择使用矿物油和乳化剂复配成自乳化体系,在同粘缸剂配合使用时促进纸页剥离烘缸,同时在烘缸和起皱刮刀之间发挥润滑作用。从而能够维持正常的生产和控制纹路。但是,当湿纸幅通过压榨辊转移到烘缸表面时,湿纸幅和烘缸表面的涂层受到烘缸内部蒸汽和护罩中的天然气的加热干燥,湿纸幅中的水分在经过护罩时受到高温蒸发,同时也降低了纸幅覆盖区域烘缸表面涂层的温度,但是烘缸边缘位置没有湿纸幅覆盖因而会长时间处于高温,而通过脱水毛布转移过来的细小纤维组分会在长时间烘烤下持续脱水硬化,同时在粘缸剂作用下同烘缸之间形成强力结合,逐渐形成一条质地坚硬的“白边”,白边在持续高温下会进一步氧化变硬,颜色变深成为“黄边”,黄边的质地更加坚硬,同烘缸的黏附力更强,还会造成造纸起皱刮刀跳刀的现象,造成纸张破损,更甚者可能导致烘缸破损和起皱刮刀过度磨损。
目前,解决白边、黄边问题主要依靠设备改进,例如专利申请号为201220414244.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一种烘缸装置,其揭示了一种烘缸装置,通过增设喷水机构防止出现白黄边。该方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白(黄)边”,但是,喷水容易洗掉涂层,这样会导致刮刀两端磨损烘缸表面。此外,使用上述设备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淘汰,对于烘缸边缘已经产生的白(黄)边这一对烘缸和生产过程危害极大的问题,尚未提出较好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清除造纸用烘缸边缘沉积物的剥离剂,以其强渗透和润湿作用,快速清洁烘缸边缘沉积物,解决烘缸白黄边的问题。本发明还涉及该新型剥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清除造纸用烘缸边缘沉积物的剥离剂套组,其包含:A组分,B组分,C组分和D组分;其中A组分包含油酸和羟乙基乙二胺;B组分包含椰子油酸二乙醇酰胺;C组分包含矿物油、二甘醇和乙酸;D组分包含乙醇和水。
上述A、B、C、D组分在使用前为分别包装并形成剥离剂套组,以剥离剂包装套组的形式作为产品销售,在需要对烘缸白黄边进行清理时,临时按照使用方法处理后,再喷涂、刷涂、浸涂到烘缸白黄边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传化华洋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921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独塔自锚式悬索桥吊索张拉方法
- 下一篇:一种消毒效果好的皮肤性病科用镊子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