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通讯基础设备电磁屏蔽的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49352.6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50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吴兆启;王冲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力越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9/00 | 分类号: | C08L69/00;C08L55/02;C08K13/04;C08K7/04;C08K7/14;C08G64/42;H05K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任志龙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通讯 基础 设备 电磁 屏蔽 pc abs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通讯基础设备电磁屏蔽的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用于通讯基础设备电磁屏蔽的PC/ABS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改性PC 30~50份;ABS 3~6份;助剂7~12份;不锈钢纤维20~30份;玻璃纤维10~15份;润滑剂0.5~1份;抗氧剂1.5~3份;硅氧烷粉15~20份;改性PC以酰氯接枝物作为改性剂改性;其制备方法为:将改性PC、ABS、抗氧剂、助剂和润滑剂混合均匀,得到初混物;将初混物、硅氧烷粉和玻璃纤维在挤出机中熔融共混,挤出得到共混物;将共混物放入挤出机中,同时在挤出机的机头加上不锈钢纤维,采用包覆工艺挤出,得到初步复合材料。本申请具有电磁屏蔽性和热尺寸稳定性较高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复合材料,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通讯基础设备电磁屏蔽的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制作通讯基础设备壳体的材料,一般多采用在塑料基体中加入导电填料,如炭黑、碳纤维、碳纳米管、金属粉末和金属纤维等,通过分散复合、层积复合的方式加工后得到。此类材料既保持了基体的特性又使材料具有了导电功能,成本较低,实用性较强。所选导电填料中,不锈钢纤维被认为是最好的导电填料之一,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和导电性能,且对制备出的导电塑料外观和性能影响较小。
但是在应用过程中,加入了不锈钢纤维的复合材料应用于高温条件时,材料的热尺寸稳定性一般,相关技术采用向材料中复配玻璃纤维的方式,以求提高热尺寸稳定性,虽然热尺寸稳定性有所上升,但是两种填料在材料中的分散效果受到影响,电磁屏蔽作用下降。因此,需要研发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在保证热尺寸稳定性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同时提高复合材料的电磁屏蔽性和热尺寸稳定性,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通讯基础设备电磁屏蔽的PC/ABS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通讯基础设备电磁屏蔽的PC/ABS复合材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通讯基础设备电磁屏蔽的PC/ABS复合材料,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改性PC 30~50份;
ABS 3~6份;
助剂 7~12份;
不锈钢纤维 20~30份;
玻璃纤维 10~15份;
润滑剂 0.5~1份;
抗氧剂 1.5~3份;
硅氧烷粉 15~20份;
所述改性PC以酰氯接枝物作为改性剂改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用改性PC和ABS作为材料基体,结合了两种材料的优异特性,ABS材料的成型性和PC的机械性、冲击强度和耐温、抗紫外线性,是较为适合作为通讯基础设备的基体材料;选用不锈钢纤维和玻璃纤维作为混合填料,其中不锈钢纤维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而将不锈钢纤维添加到树脂基材中,对材料的力学性能、加工性能等影响较小,另外,为使不锈钢纤维在基体中形成导电网络,进而获得导电性能较佳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但因不锈钢纤维表面较为光滑,需要改善不锈钢纤维与基体之间的表面性能,由于不锈钢纤维的金属材质,在接触到酰氯接枝物改性后的PC后,改性PC具有较高的电负性,与不锈钢纤维表层金属发生反应,从而形成较为牢固的离子键,提高了不锈钢纤维在基体内的分散稳定性,不易团聚;玻璃纤维则大大改善了材料的热尺寸稳定性,且由于不锈钢纤维与基体之间存在稳固的离子键,使得玻璃纤维很难破坏已经形成的导电网络,使得所得材料的电磁屏蔽性能和热尺寸稳定性得到提升。
可选的,所述酰氯接枝物为酰氯接枝聚碳酸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力越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力越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4935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