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流量稳定装置、余热排出系统及流量稳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0941.6 | 申请日: | 2021-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862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卢向晖;梁活;罗汉炎;杨江;沈永刚;梁任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21C19/04 | 分类号: | G21C19/04;G21C15/1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瑞方达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14 | 代理人: | 林俭良;方媛葶 |
地址: | 518031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上步中路***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量 稳定 装置 余热 排出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流量稳定装置、余热排出系统及流量稳定方法,流量稳定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控制阀以及控制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流量控制阀均设于冷凝液体的回流管线上;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流量控制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本发明通过由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控制阀和处理器组成的流量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冷凝液体的回流管线内的液位,同时,通过在余热排出系统中设置该流量控制系统,使液位保持在换热器出口附近,从而避免冷凝水对气液分界面的冲击,达到消除冷凝水流量波动效果,实现余热排出系统的流量稳定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核电站安全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量稳定装置、余热排出系统及流量稳定方法。
背景技术
当反应堆停堆后,下插的控制棒会立刻终止燃料棒裂变热,但是堆芯裂变产物中含有大量可衰变的放射性元素,使得反应堆停堆后堆芯依然产生大量衰变热。为了在停堆后实现反应堆降温降压,必须设置余热排出系统,源源不断地导出反应堆余热。而在降温过程中,换热功率较低,冷凝水未填满回流管道时,会在回流管道上出现明显的气液分界面,冷凝水沿回流管道流下冲击该气液分界面,使得分界面发生波动,从而使冷凝水流量发生波动,容易对管道造成较大的载荷力,使得管道有发生破裂的风险。当冷凝器出口的冷凝水温度不均匀、波动较大时,容易对下游管道造成较大的热疲劳冲击,同样使管道有破裂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流量稳定装置、余热排出系统及流量稳定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流量稳定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流量控制阀以及控制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流量控制阀均设于冷凝液体的回流管线上;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沿冷凝液体的回流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均设于所述流量控制阀的上游;
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以及所述流量控制阀分别与所述控制器通信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冷凝液体的出口处,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相邻设置。
优选地,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流量控制阀在所述冷凝液体的回流管线上沿冷凝液体的回流方向依次设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余热排出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非能动系统流量稳定装置,还包括与蒸汽发生器依次串联的换热装置和温度缓冲箱,所述换热装置、所述温度缓冲箱、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设置高度依次递减;
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连接所述换热装置和所述温度缓冲箱的第一管线上,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流量控制阀均设于连通所述温度缓冲箱和主给水管线的第二管线上。
优选地,所述温度缓冲箱内充有液体,入口连接所述第一管线,并通过所述第二管线连接至主给水管线上、与所述蒸汽发生器连通。
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和所述温度缓冲箱之间的垂直距离小于所述温度缓冲箱与所述蒸汽发生器之间的垂直距离,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靠近所述换热装置的出口设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与所述流量控制阀相邻设置。
优选地,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流量控制阀在所述第二管线上沿液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所述流量控制阀和所述主给水管线之间还设有用于截流液体的出口隔离阀。
优选地,所述换热装置通过第三管线连接至主蒸汽管线上,所述换热装置和所述主蒸汽管线之间还设有截流蒸汽的入口隔离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广核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09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