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针对操作系统接收临时文件的时间管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1340.7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801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鹏;李彦清;常飞龙;王威凯;李利军;于滨峰;张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6/16 | 分类号: | G06F16/16;G06F16/172;G06F16/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吴金水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针对 操作系统 接收 临时文件 时间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操作系统接收临时文件的时间管理方法,属于文件管理技术领域。所述时间管理方法包括根据预设接收时间间隔接收所述临时文件;预先建立临时文件夹,根据临时文件的接收时间顺序依次将所述临时文件缓存至临时文件夹中;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时间阈值,对所述临时文件进行有选择的调用和运行处理;根据所述临时文件夹内临时文件的文件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调整所述接收时间间隔和第一时间阈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针对操作系统接收临时文件的时间管理方法,属于文件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临时文件是数据传输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文件形式,通常,创建临时文件的程序会在完成时将其删除,但有时候这些文件会被保留,尤其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由于操作系统除了处理自身应用程序产生的临时文件之外,还要处理数据传输过程中,传输数据携带的临时文件,同时,在传输数据过多的情况下,临时文件数量也随之增多,这就导致操作系统在处理临时文件的时候容易出现临时文件过多使操作系统自身应用程序运行的数据处理过程效率降低,及文件处理顺序混乱导致数据处理效率较低,错误率故障率较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操作系统接收临时文件的时间管理方法,用以解决数据传输过程中,临时文件过多导致操作系统自身应用程序运行的数据处理过程效率过低,及文件处理顺序混乱导致数据处理效率较低,错误率故障率较高的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针对操作系统接收临时文件的时间管理方法,所述时间管理方法包括:
根据预设接收时间间隔接收所述临时文件;
预先建立临时文件夹,根据临时文件的接收时间顺序依次将所述临时文件缓存至临时文件夹中;
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时间阈值,对所述临时文件进行有选择的调用和运行处理;
根据所述临时文件夹内临时文件的文件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调整所述接收时间间隔和第一时间阈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设接收时间间隔接收所述临时文件,包括:
预先设置所述操作系统接收临时文件的时间间隔,所述时间间隔即为预设接收时间间隔;
所述操作系统接收数据发送端发送来的数据发送请求;
判断数据发送端发送来的数据中是否存在临时文件,若数据中存在临时文件,则根据预设接收时间间隔接收所述临时文件。
进一步地,所述预先建立临时文件夹,根据临时文件的接收时间顺序依次将所述临时文件缓存至临时文件夹中,包括:
在第一个接收时间间隔之前,预先建立一个临时文件夹,所述临时文件夹用于缓存发送端传输的数据中携带的临时文件;
根据接收临时文件的时间,针对每个临时文件生成时间戳,利用所述时间戳对每个临时文件进行时间标记;
根据临时文件的接收时间顺序依次将所述临时文件缓存至临时文件夹中。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预先设置的第一时间阈值,对所述临时文件进行有选择的调用和运行处理,包括:
利用所述临时文件的时间戳与当前时刻之间的差值,获取临时文件缓存至所述临时文件夹内的时长;
判断所述临时文件缓存至所述临时文件夹内的时长是否超过预先设置的第一时间阈值;
若所述临时文件缓存至所述临时文件夹内的时长超过预先设置的第一时间阈值,则对临时文件夹进行调用及运行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临时文件夹内临时文件的文件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调整所述接收时间间隔和第一时间阈值,包括:
统计所述临时文件夹中,所有临时文件的存储空间占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通软件有限公司;北京东方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13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人工肋骨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检测芯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