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1641.X | 申请日: | 2021-0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455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郭金来;余志强;宋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烽火锐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37/018 | 分类号: | C03B37/01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权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5 | 代理人: | 唐勇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纤 预制 烧结炉 压力 自动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烧结炉(1),其包括排出所述烧结炉(1)内气体的主抽风管(2),所述主抽风管(2)上连通有向所述主抽风管(2)和烧结炉(1)内充入第一气体的补压管(7);
压力控制单元,其包括可编程控制器(10)、连接在所述主抽风管(2)上监测烧结炉(1)炉内压力的压差传感器(8)及连接在所述补压管(7)上测量充入主抽风管(2)内气体流量的质量流量控制器(9);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0)根据所述压差传感器(8)监测烧结炉(1)炉内压力值控制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9)向所述主抽风管(2)内充入设定流量的第一气体,以使所述烧结炉(1)炉内压力保持在设定阈值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抽风管(2)的末端设有废气抽风管(3),所述主抽风管(2)的末端通过第一调节阀(4)与所述废气抽风管(3)连通;
所述烧结炉(1)的顶部设有排出所述烧结炉(1)内气体的次抽风管(5),所述次抽风管(5)的末端通过第二调节阀(6)与所述废气抽风管(3)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烧结炉(1)还包括与所述主抽风管(2)连通的压力桶(11),所述压力桶(11)内设有与所述主抽风管(2)连通的储气腔,所述储气腔根据所述烧结炉(1)炉内压力自由伸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力桶(11)内设有监测所述储气腔内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2),所述压力传感器(12)与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0)连接。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烧结炉(1)的顶部设有封闭其顶部开口的密封炉盖(13),所述烧结炉(1)的底部设有向所述烧结炉(1)内充入第二气体的进气管(14)。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密封炉盖(13)设有多块,多块所述密封炉盖(13)沿所述烧结炉(1)的高度方向依次间隔排列且均与所述烧结炉(1)密封连接;
所述主抽风管(2)位于最底部的密封炉盖(13)的下方与所述烧结炉(1)连通,所述次抽风管(5)位于最顶部的密封炉盖(13)的下方与烧结炉(1)连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气体为氧气、氦气、氯气或氮气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气体为氩气,所述烧结炉(1)炉内压力阈值为0~1.0Torr。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0)连接有PID控制器,所述PID控制器实时接收所述压差传感器(8)监测烧结炉(1)炉内压力值,并与所述烧结炉(1)炉内压力阈值比较得出偏差值,对偏差值进行PID运算得出控制量,然后将控制量传递给可编程控制器(10);
所述可编程控制器(10)根据PID控制器运算得出的控制量控制所述质量流量控制器(9)向所述主抽风管(2)内充入设定流量的第一气体。
10.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光纤预制棒烧结炉炉内压力自动控制系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连接在主抽风管(2)上压差传感器(8)实时监测烧结炉(1)炉内的压力值并发送至PID控制器;
PID控制器实时接收所述压差传感器(8)监测烧结炉炉内压力值,并与所述烧结炉(1)炉内压力阈值比较得出偏差值;
若所述偏差值为负,则PID控制器对偏差值进行PID运算得出控制量,然后将控制量传递给可编程控制器(10);
可编程控制器(10)根据PID控制器运算得出的控制量控制质量流量控制器(9)通过补压管(7)向所述主抽风管(2)内充入设定流量的第一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烽火锐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武汉烽火锐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164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