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二段式前置放大器的电子鼻咽喉镜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2068.4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尤晓锦;曹锐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267 | 分类号: | A61B1/267;A61B1/04;A61B1/06;B65H75/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二段式 前置放大器 电子 鼻咽 喉镜 | ||
1.一种具有二段式前置放大器的电子鼻咽喉镜,包括第一软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软管(1)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显示装置(2),所述第一软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手柄(3),所述手柄(3)的左侧连接有第二软管(4),所述第二软管(4)的左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外壳(5),所述第一外壳(5)的左侧内套装有第二外壳(6),所述第二外壳(6)的左侧粘接有玻璃罩(7),所述第二外壳(6)的左侧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8),所述第一转轴(8)的表面转动连接有摄像头(9),所述摄像头(9)的表面连接有LED灯(10),所述摄像头(9)的右端电性连接有转动控制装置和视频放大器(11),所述第二外壳(6)的内部设置有调节装置(12),所述转动控制装置和所述视频放大器(11)的右端电性连接有数据线(13),所述数据线(13)贯穿第一软管(1)和第二软管(4)与显示装置(2)连接,所述第一外壳(5)的左侧开设有进痰口(14),所述第二软管(4)的内部设置有吸气管(15),所述吸气管(15)的左端与第一外壳(5)的右侧贯穿连接,所述吸气管(15)的右端贯穿第二软管(4)和手柄(3)与外界连通,所述玻璃罩(7)的表面滑动连接有刮板(16),所述刮板(16)的端部与第一外壳(5)的左侧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段式前置放大器的电子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12)包括第一气囊(1202)、支撑杆(1201)、进气管(1203)和第一密封层(1204),所述第二外壳(6)的内壁连接有支撑杆(1201),所述支撑杆(1201)的底部粘接有第一气囊(1202),所述第一气囊(120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进气管(1203),所述进气管(1203)的表面与第一外壳(5)的右侧和第二外壳(6)的右侧均贯穿连接,且进气管(1203)与第一外壳(5)和第二外壳(6)连接处均设置有第一密封层(1204),所述进气管(1203)的表面与第二软管(4)的内壁滑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段式前置放大器的电子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3)包括第三外壳(301)、支撑板(302)、收线装置(303)和挤压装置(304),所述第一软管(1)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三外壳(301),所述第三外壳(301)内壁的右侧连接有支撑板(302),所述支撑板(302)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收线装置(303),所述收线装置(303)的左侧与刮板(16)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302)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挤压装置(304),所述挤压装置(304)设置在收线装置(303)的左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段式前置放大器的电子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装置(303)包括连接线(308)、弹簧(305)、丝杆(307)、绕线轮(309)和第一套筒(306),所述支撑板(302)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305),所述支撑板(302)的顶部与底部均焊接有丝杆(307),所述弹簧(305)的内表面与丝杆(307)的表面套接,所述弹簧(305)的端部固定连接有绕线轮(309),所述绕线轮(309)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连接线(308),所述连接线(308)的一端与绕线轮(309)连接,所述连接线(308)的另一端贯穿第二软管(4)、第一外壳(5)和进痰口(14)与刮板(16)相连接,所述绕线轮(309)的内表面与丝杆(307)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绕线轮(309)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筒(306),所述第一套筒(306)的内壁与丝杆(307)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筒(306)的外表面与第三外壳(301)的表面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2所述的一种具有二段式前置放大器的电子鼻咽喉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装置(304)包括第二气囊(310)、挤压杆(312)和防滑垫(311),所述支撑板(302)的顶部与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310),所述第二气囊(310)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挤压杆(312),所述挤压杆(312)的表面与第三外壳(301)的表面贯穿连接,所述挤压杆(312)的端部粘接有防滑垫(311),所述第二气囊(310)的左侧与进气管(1203)连通,所述第一气囊(1202)与第二气囊(310)的大小相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法兰克曼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06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