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抗震救灾的便捷楼梯蜂巢建筑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2542.3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4 |
发明(设计)人: | 华建民;黄乐鹏;谢卓霖;陈增顺;薛暄译;许叶萌;杨整涛;王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H1/02 | 分类号: | E04H1/02;E04H1/12;E04B1/34;E04F11/02;E04F11/022;E04F11/06;E04F11/104;E04F11/18;E02D27/0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乐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1 | 代理人: | 雷钞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抗震 救灾 便捷 楼梯 蜂巢 建筑 | ||
本发明涉及蜂巢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了适用于抗震救灾的便捷楼梯蜂巢建筑,包括基础单元、蜂巢单元和楼梯单元;所述基础单元包括基础底板和底柱,所述底柱设置在基础底板的下端,所述蜂巢单元设置在基础底板上;所述蜂巢单元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蜂巢模块。蜂巢模块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包括三块上板,三块上板依次转动连接,所述下模块包括三块下板,三块下板依次转动连接,三块下板中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插槽,插槽中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楼梯单元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能够与滑板连接。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的蜂巢建筑楼梯安装麻烦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蜂巢建筑领域,具体公开了适用于抗震救灾的便捷楼梯蜂巢建筑。
背景技术
蜂巢式建筑是模拟蜂巢的构造来建设的建筑物。它采用基本受力结构是正六边体的模块固定连接构成建筑物整体。其正六边形面与建筑的基础面相互平行,使正六棱体模块框架受力结构的受力方向同正六棱轴心的方向以及重力方向一致;正六棱体框架模块上下六个边以及六角的六根立柱均为刚性材料,通过高强度螺丝固定连接构成多层刚性正六棱框架结构。这种蜂巢式建筑物能提高有效使用面积,它结构稳定、施工期短、工效高。现有的蜂巢建筑一般都用于城市内建设,以奇特的外观吸引人,但是蜂巢建筑在地震、泥石流等灾区的作用也很大,能够快速地搭建建筑以形成居住区,现有的蜂巢式建筑在应对地震、泥石流等灾害时具有一些缺陷:1、对于安装地面要求较高,如果地面承力弱、不平整等则很难安装建筑;2、现有的蜂巢建筑抗震能力弱,若干蜂巢模块之间连接不稳定;3、现有的蜂巢建筑一般采用楼梯的方式供人行走,楼梯安装相对较为麻烦,且还要单独运输、安装焊接,同时,对于灾区中,部分人群受伤,使用楼梯多有不便。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用于抗震救灾的便捷楼梯蜂巢建筑,以解决现有的蜂巢建筑楼梯安装麻烦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抗震救灾的便捷楼梯蜂巢建筑,包括基础单元、蜂巢单元和楼梯单元;所述基础单元包括基础底板和底柱,所述底柱设置在基础底板的下端,所述蜂巢单元设置在基础底板上;所述蜂巢单元包括若干相互连接的蜂巢模块。蜂巢模块包括上模块和下模块,所述上模块包括三块上板,三块上板依次转动连接,所述下模块包括三块下板,三块下板依次转动连接,三块下板中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插槽,插槽中滑动设置有滑板;所述楼梯单元包括侧板,所述侧板上设置有若干固定槽,所述固定槽能够与滑板连接。
可选地,所述楼梯单元还包括若干防坠柱和扶手板,若干所述防坠柱的上下两端分别转动设置在扶手板和侧板上。
可选地,所述侧板的上端和扶手板的下端均设置有若干转动接头,转动接头上设置有转动槽,所述防坠柱的上下两端设置转动柱,转动柱转动连接在转动槽中,所述防坠柱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固定槽,扶手板和侧板上均设置有第二固定槽,第二固定槽贯穿转动接头,所述第二固定槽能够与第一固定槽对齐连通且插入固定杆。
可选地,所述插槽的内壁顶部设置有第一弹簧槽,第一弹簧槽内设置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上设置有第一卡块,第一卡块的下端设置有楔面,所述滑板上设置有与第一卡块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滑板上沿长度方向上设置有复位槽,复位槽与第一卡槽连通且位于第一卡槽下方,复位槽中滑动设有复位杆,所述复位杆的上端设置有第二弹簧槽,第二弹簧槽中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上设置有第二卡块,第二卡块上设置有楔面,所述第二卡块能够将第一卡块顶出第一卡槽。
可选地,所述底柱呈十字形,底柱的直角处设置有倾斜面。
可选地,所述蜂巢单元还包括三角柱体状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三个侧壁上分别设置有两个连接条,所述上板和下板中均设置有与连接条连接的连接槽。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25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