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钢管桩基础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3383.9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2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雄;丁选明;仉文岗;李康银;颜豪程;陈合毛;赵华;陈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5/48;E02D5/72;E02D27/12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杨光 |
地址: | 400044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钢管 桩基础 | ||
本发明涉及钢管桩基础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新型钢管桩基础,包括两块弧形块以及锥形桩头,所述锥形桩头的顶面边缘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弧形块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弧形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环匹配的插接部,两个所述弧形块组合成钢管并通过插接部插设在固定环内,两个所述弧形块内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侧面的上下部均铰接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末端均铰接有横向插柱,一个所述横向插柱卡设于一个所述通孔内,本发明可提高钢管桩与土层连接的紧密性,有效防止钢管桩沉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管桩基础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钢管桩基础。
背景技术
钢管桩基础是广泛用于水利工程、桥梁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等的基础,现有钢管桩基础的施工过程是:把设计制作好的钢管桩运至施工现场,为了能使钢管桩顺利被打入或压入土层中,一般在钢管桩的桩端焊接锥形的桩头,然后用吊机将桩吊起,对准桩位,用桩机将桩打入或静压入土中,当桩头进入持力层中设计标高处,即停止打桩或静压,为方便将钢管桩打入土层中,钢管桩外壁通常设置为光滑面,钢管桩与土层之间可能连接不够紧实,容易发生沉降。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钢管桩基础。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钢管桩基础,包括两块弧形块以及锥形桩头,所述锥形桩头的顶面边缘焊接有固定环,所述弧形块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通孔,所述弧形块的底部设置有与所述固定环匹配的插接部,两个所述弧形块组合成钢管并通过插接部插设在固定环内,两个所述弧形块内设置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两侧面的上下部均铰接有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的末端均铰接有横向插柱,一个所述横向插柱卡设于一个所述通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插柱的端部为锥形。
进一步的,所述锥形桩头的顶部开设有定位孔,所述移动板的底端固定设置有定位插杆,所述定位插杆滑动插接于所述定位孔内。
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块的外壁与所述固定环的外壁相匹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将两块弧形块组合成钢管,并通过固定环与锥形桩头连接,在两块弧形块内设置移动板,移动板的两侧面通过连接块铰接横向插柱,横向插柱可通过通孔延伸至弧形块的外侧,将两块弧形块组成的钢管压入土层的标定位置以后,下压移动板,使横向插柱插入土层中,提高整个钢管桩与土层连接的紧密性,有效防止沉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附图编号说明:1、弧形块,11、通孔,12、插接部,2、锥形桩头,21、固定环,22、定位孔,3、移动板,31、连接块,32、横向插柱,33、定位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新型钢管桩基础,包括两块弧形块1以及锥形桩头2,锥形桩头2的顶面边缘焊接有固定环21,弧形块1上沿弧形块1轴线的上部和下部均开设有通孔11,弧形块1的底部设置有与固定环21匹配的插接部12,两个弧形块1组合成钢管并通过插接部12插设在固定环21内,两个弧形块1内设置有移动板3,移动板3的两侧面的上下部均铰接有连接块31,每个连接块31的末端均铰接有横向插柱32,一个横向插柱32卡设于一个通孔11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33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