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烘干型无溶剂发泡涂层用PU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5595.0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49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舒科进;陈元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禾瑞(漳州)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42;C08G18/32;C08G18/28;C09D175/06;C08J9/32;C08L75/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专卓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64 | 代理人: | 彭锐 |
地址: | 363601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烘干 溶剂 发泡 涂层 pu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烘干型无溶剂发泡涂层用PU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PU树脂由下组分构成: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甲乙酮肟,发泡胶囊,混合胺交联剂等。本发明通过异氰酸酯过量的方式来制备较小分子量较低粘度的稳定的封闭型预聚体,从而添加混合胺是不会与预聚体产生反应的,保证预聚体与混合胺的混合后的贮存稳定性,使期可以长时间的稳定贮存,方便生产现场的加工使用。制备的PU树脂制作涂层产品拥有非常好的厚实感、柔韧性和Q感,同样涂层产品的成品厚度因其发泡胶囊的发泡效果大大降低了树脂的涂布量,从而也节省了大量的生产成本;同时,整个生产过程中无溶剂的挥发排放,可做到无VOC的产生,对环境的友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一般涉及PU树脂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烘干型无溶剂发泡涂层用PU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份的PU发泡树脂主要是双组份发泡树脂、水性机械发泡树脂和普通发泡树脂。使用机械发泡法或是使用传统的物理发泡剂、化学发泡剂所制备的PU树脂存在着各种各样的性能缺陷,其各部分泡孔结构不均匀,从而导致各部分性能不均一;其开孔率高,从而导致泡沫的导热性好,保温性能差;其泡孔分布不均匀,容易产生应力集中点,使得压缩强度较小。
PU发泡树脂大部分是采用A、B双组份发泡产品,其加工时间短约1~3min左右、并且需要特定的生产设配比如混合发泡机台等。而这种发泡产品的发泡机理是通过NCO与水发生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所致,其发泡倍率与瞬间发气量有关,导致其发泡性能不稳定。对于水性机械发泡树脂是采用机械搅拌方式在增稠粘度的同时使空气进入到树脂里面从而产生发泡效果,因此其树脂成膜性差,膜的韧性强度不够,产品质量差。而普通发泡树脂因其含有溶剂,无法做到无VOC或低VOC排放的要求,因此为慢慢被淘汰。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烘干型无溶剂发泡涂层用PU树脂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和配比的烘干型无溶剂发泡涂层用PU树脂能够有效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烘干型无溶剂发泡涂层用PU树脂,该烘干型无溶剂发泡涂层用PU树脂是按重量百分比计由以下的组分组成:
多元醇:58~78%,甲苯二异氰酸酯:10~20%,甲乙酮肟:5~12%,改性有机硅流平剂:0.1~1.5%,改性有机硅消泡剂:0.1~1%,发泡胶囊:0.5~5%,混合胺交联剂:1~8%,有机铋催化剂:0.01~0.3%。
优选地,所述混合胺交联剂是由异佛尔酮二胺、2-甲基戊二胺、三乙烯四胺、二乙烯三胺、4,4`-二氨基二环已基甲烷的一种或多种互配而成。
优选地,所述混合胺交联剂的三乙烯四胺与异佛尔酮二胺或三乙烯四胺与2-甲基戊二胺的当量比为1:1~3:1。
优选地,所述混合胺交联剂的异佛尔酮二胺与三乙烯四胺或4,4`-二氨基二环已基甲烷与三乙烯四胺的当量比为2:1~5:1。
优选地,所述混合胺交联剂的2-甲基戊二胺与三乙烯四胺的当量比为2:1~4:1。
优选地,所述多元醇为共聚多元醇或聚环氧丙烷多元醇,所述共聚多元醇是由已二酸与一缩二乙二醇共聚产生,或是由已二酸与乙二醇、一缩二乙二醇、丁二醇、新戊二醇、2-甲基-1,3-丙二醇中一种或二种以上共聚产生。
优选地,所述甲苯二异氰酸酯为TDI-80或TDI-100的任意一种,所述TDI-80是有含量80%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和含量20%的2,6-甲苯二异氰酸酯混合构成,所述TDI-100是由含量100%的2,4-甲苯二异氰酸酯制成。
优选地,所述甲苯二异氰酸酯的数量与羟基数量比例为1.5~3.0。
更进一步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烘干型无溶剂发泡涂层用PU树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禾瑞(漳州)助剂有限公司,未经禾瑞(漳州)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5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