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玻璃晶化方法、玻璃板及隔离粉混合液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6073.2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606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邓双;黄昊;谈宝权;张延起;姜宏;胡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3B40/02 | 分类号: | C03B40/02;C03B32/0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威世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0 | 代理人: | 张庆玲 |
地址: | 400700 重庆市北碚区***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玻璃 方法 玻璃板 隔离 混合液 | ||
1.一种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多片玻璃坯体;
将至少部分所述玻璃坯体进行堆叠,并且在相邻的两层所述玻璃坯体之间设置由隔离粉混合液形成的隔离层,所述隔离粉混合液包括5~85 wt%的隔离粉、8~12 wt%的促溶剂和5~85 wt%的溶剂,所述促溶剂包括表面活性剂和水溶性聚合物;其中,所述溶剂包括水或乙醇,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钙、十二烷基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水溶性聚合物包括聚乙烯醇、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二醇、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中的一种或多种;
对堆叠的所述玻璃坯体进行晶化处理,得到晶化后的玻璃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在相邻的两层玻璃坯体之间设置由隔离粉混合液形成的隔离层包括:
利用喷涂、滚涂或刷涂的方式在一所述玻璃坯体表面涂覆隔离粉混合液形成隔离层,或利用浸润的方式在一所述玻璃坯体表面形成隔离层;
在所述隔离层上叠放另一所述玻璃坯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粉包括氮化硼、氮化硅、氮化铝、氧化铝、氧化镁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粉的粒径为0.3-1 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隔离粉包括氮化硼,所述氮化硼的晶型结构为六方晶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所述隔离层所用的所述隔离粉混合液的使用量为0.15-1.0 mg/cm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玻璃坯体为玻璃板,所述玻璃板的厚度为0.5-5 mm;
每组堆叠的玻璃坯体总厚度为1.5-50 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组玻璃坯体堆叠在下垫板和上压板之间,每组堆叠的玻璃坯体总厚度为c、长度为a、宽度为b,所述上压板的厚度大于2c/3且小于3c/2,所述上压板的长度大于a且小于a+10mm,所述上压板的宽度大于b且小于b+10mm,所述下垫板的厚度大于c且小于2c,所述下垫板的长度大于a且小于a+10mm,所述下垫板的宽度大于b且小于b+1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堆叠的所述玻璃坯体进行晶化处理包括:
对所述玻璃坯体进行核化处理,所述核化处理的时间为20-400min,温度为500-1000°C;
对核化后的玻璃进行析晶处理,得到微晶玻璃,所述析晶处理的时间为10-600 min,温度为550-1100 °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微晶玻璃进行平磨和抛光处理,平磨和抛光减去的最小总厚度大于或等于隔离粉粒径的0.5倍且小于或等于隔离粉粒径的10倍。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晶玻璃的晶相包括二硅酸锂、透锂长石、b-石英、硅酸锂、b-石英固溶体、b-锂辉石、尖晶石、锂霞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晶化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微晶玻璃对360 nm波长的光的透过率大于80%,对400 nm波长的光的透过率大于84%,对550 nm波长的光的透过率大于85%;
所述微晶玻璃的结晶度为10wt%-100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鑫景特种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60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