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新型齿差行星轮齿轮箱的电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6386.8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0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国华;李雪华;张凯;张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恒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32 | 分类号: | F16H1/32;H02K7/116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朝闻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54 | 代理人: | 谭育华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福***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新型 行星 轮齿 电机 | ||
一种具有新型齿差行星轮齿轮箱的电机,其电机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太阳轮、相互啮合的长行星轮和短行星轮、可转动的行星架和第一内齿圈、第二内齿圈;太阳轮安装在电机轴上,电机轴带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分别与长行星轮、短行星轮啮合,带动长行星轮、短行星轮的转动,长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啮合,由于第一内齿圈固定,带动行星架的转动,由于长行星轮、短行星轮分别与第一内齿圈啮合,长行星轮和第二内齿圈啮合,在长行星轮的转动下,使得第二内齿圈转动,第二内齿圈的凸台上设置的减速电机输出轴转动。相对于传统的减速机构来说,本装置有级数少,减速比大,传动稳定,体积小,噪音低,装配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新型齿差行星轮齿轮箱的电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齿轮箱结构是由刚轮,柔轮和波发生器三个部件组成,在柔性齿轮构件中,通过波发生器的作用,产生一个移动变形波,并与刚轮齿相啮合,从而达到传动目的。
以双波谐波齿轮为例,即柔轮和刚轮间的齿差为2,其传递力和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当波发生器旋转角度为0°时,其长轴两端柔轮的齿恰好与刚轮的齿完全啮入,短轴处柔轮的齿则完全啮出,而长短轴之间其他区域柔轮的轮齿则处于啮入和啮出的过渡状态。当刚轮固定,波发生器输入,柔轮输出时,波发生器沿顺时针方向旋转,柔轮在波发生器做用下发生弹性变形,则柔轮与刚轮啮合齿的位置也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当波发生器沿顺时针方向旋转180°后,柔轮仅沿逆时针方向转过1个齿。当波发生器旋转360°后,由于刚轮比柔轮多2齿,因此柔轮沿逆时针方向移动2个齿。以此类推,通过柔轮的不断弹性变形使得轮齿啮入啮出,谐波齿轮即产生输出力矩和旋转运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新结构的齿差行星轮齿轮箱,其内置于电机内,可使减速电机整体传动更稳定,结构简单紧凑,效率高,噪音低,成本低。
一种具有新型齿差行星轮齿轮箱的电机,包括:设置于电机壳内的电机定子组件和电机转子组件,所述电机转子组件包括:电机轴、太阳轮、可转动的行星轮、可转动的行星架和内齿圈;
所述行星轮包括长行星轮和短行星轮,所述长行星轮和短行星轮均安装在行星架上,所述的短行星轮仅与第一内齿圈啮合,长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啮合,所述内齿圈包括第一内齿圈与第二内齿圈;
所述的第一内齿圈和第二内齿圈的齿数相差一个或者两个齿;
所述太阳轮安装在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带动太阳轮转动,所述太阳轮分别与长行星轮、短行星轮啮合,带动长行星轮、短行星轮的转动,所述长行星轮与第一内齿圈啮合,由于第一内齿圈固定,带动行星架的转动,由于长行星轮、短行星轮分别与第一内齿圈啮合,长行星轮和第二内齿圈啮合,在所述长行星轮的转动下,使得第二内齿圈转动,第二内齿圈的凸台上设置的减速电机输出轴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第一内齿圈与第二内齿圈位置相对,长行星轮与短行星轮设置于第一内齿圈与第二内齿圈内。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长行星轮为1个齿轮,所述短行星轮包括2个齿轮或者3个齿轮。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内齿圈内侧设置有沉孔,所述沉孔起轴承的作用或者作为电机轴的轴承室。
在一些实施例,第二内齿圈的凸台上还设置套设于减速电机输出轴的轴承、弹性挡圈和垫圈。
依据上述实施例,本申请的齿差行星轮齿轮箱由太阳轮,行星轮,内齿圈,行星架等部件组成,电机轴带动太阳轮转动,太阳轮带动行星轮转动,行星轮与内齿圈啮合,通过两级齿轮的传动,达到齿轮箱的效果。相比现有的谐波齿轮箱,成本更低,结构更简单,传动更稳定;而且本申请具有级数少,减速比大,传动稳定,体积小,噪音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具有齿差行星轮齿轮箱的电机的侧视图;
图2为图1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恒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恒驱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638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