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育雏育成两用饲养笼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6466.3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3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曾文俊;张翅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牧兴智农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31/18 | 分类号: | A01K31/18;A01K31/00;A01K39/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2100 广东省韶关市曲江***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育雏 育成 两用 饲养 | ||
本发明涉及家禽饲养笼,尤其是育雏育成两用饲养笼;它包括底板、侧板、纵向隔板、横向隔板、顶板、端板和弹簧门,所述侧板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窗口,窗口上部安装有弹簧门,窗口下部设置有吃食格栅,所述弹簧门外侧通过若干个固定夹设置有活动挡板,当需要调整活动挡板的高度时,先取走固定夹然后手动移动活动挡板而后再次使用固定夹将活动挡板固定在弹簧门上即可,其好处是:活动挡板可以遮挡掉吃食格栅上部,刚好可以遮挡住雏鸡正常视线,使得吃食格栅的空隙高度刚好适合雏鸡斜向下伸出鸡头吃食,而不会令雏鸡觉得此处可以脱离饲养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禽饲养笼,尤其是育雏育成两用饲养笼。
背景技术
公知的,由于雏鸡和成鸡体格、吃食习性等有很大差异,故通常不可能采用同规格笼子进行饲养。另外,雏鸡随着日龄的增长其体格会发生变化,原本适合其居住的笼子可能会对其吃食产生不利影响,最终导致生长过慢。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可饲养成鸡也可以饲养雏鸡的两用笼子,且笼子本身可以通过自身结构的变化来适应雏鸡体格变化对吃食产生的影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育雏育成两用饲养笼,它包括底板、侧板、纵向隔板、横向隔板、顶板、端板和弹簧门,底板上纵横设置有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便于将笼子分割成多个独立的饲养空间,纵向隔板和横向隔板顶面共同设置有一顶板,所述顶板与底板的两侧共同设置有侧板,所述侧板上等距设置有多个窗口,窗口上部安装有弹簧门,窗口下部设置有吃食格栅,所述弹簧门外侧通过若干个固定夹设置有活动挡板,当需要调整活动挡板的高度时,先取走固定夹然后手动移动活动挡板而后再次使用固定夹将活动挡板固定在弹簧门上即可,其好处是:活动挡板可以遮挡掉吃食格栅上部,刚好可以遮挡住雏鸡正常视线,使得吃食格栅的空隙高度刚好适合雏鸡斜向下伸出鸡头吃食,而不会令雏鸡觉得此处可以脱离饲养笼,所述顶板、底板和侧板的前后端均共同安装有一端板。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侧板、纵向隔板、横向隔板、顶板、端板和活动挡板均采用金属网制成,便于观察饲养笼内部情况且通风透气。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侧板、纵向隔板、横向隔板、顶板、端板、弹簧门和活动挡板外表面均通过热浸锌形成有锌层,起到防腐耐磨的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侧板、纵向隔板、横向隔板、顶板、端板、弹簧门和活动挡板外表面打磨光滑,防止刺伤成鸡或者雏鸡。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两侧设置有高于底板的吃食脚踏板,由于鸡在吃食时鸡头要伸出饲养笼外,底板采用金属网制成必然导致局部支撑力不足,最终导致鸡吃食的时候可能需要分神保持身体平衡,影响吃食效率,采用吃食脚踏板可以保证鸡稳稳的站立。
在一个较优实施例中,所述端板和横向隔板的左右两侧均各自开设有一用于安装成鸡饮水管和雏鸡饮水管的安装槽,成鸡饮水管或者雏鸡饮水管可以沿着安装槽上下移动,通过外设置升降机构即可实现成鸡饮水管或者雏鸡饮水管的升降,所述成鸡饮水管和雏鸡饮水管上均等距设置有自动饮水碗。
进一步地,所述侧板底部外侧设置有料槽,用于投喂饲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吃食格栅的空隙高度以及饮水管的高度是可调的,故可以适应各个阶段的雏鸡的饲养,当然也可以适合成鸡的饲养,极端情况下,可以在不同饲养空间内饲养不同日龄的雏鸡或者成鸡,使得本饲养笼具有很高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未安装活动挡板);
图2为活动挡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中,1、底板;2、侧板;3、纵向隔板;4、顶板;5、横向隔板;6、吃食格栅;7、弹簧门;8、活动挡板;9、固定夹;10、吃食脚踏板;11、料槽;12、成鸡饮水管;13、雏鸡饮水管;14、自动饮水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牧兴智农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牧兴智农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64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