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6807.7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968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悦;付强;庞舒强;刘金德;张茂森;崔新利;于雪原;郭晓飞;陈剑;武朋;蒋剑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F9/00 | 分类号: | B65F9/00;A61L2/18;A61L2/26;B01D53/84;B01D53/38;B08B1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欢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处理 防护 装置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问题,具有的有益效果,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包括防护主体,防护主体内设置餐厨垃圾处理机构,防护主体具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绞龙出渣机;刚性防护罩,刚性防护罩安装于防护主体出料口的上部,且刚性防护罩与防护主体连接;柔性防护罩,柔性防护罩可升降安装于刚性防护罩的下方,并与刚性防护罩连接;喷淋机构,喷淋机构通过防护主体和/或刚性防护罩支撑,可向防护主体出料口处喷淋消毒水和/或除臭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厨垃圾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餐厨垃圾处理设备中,在出渣处均设置出料绞笼,发明人发现,传统的餐厨垃圾处理设备绞笼出渣机为敞开式结构,缺少相应的除臭防护设备,导致大渣出料时异味大,出料口容易吸引苍蝇,滋生细菌,影响厂区周边环境卫生,不利于环境保护。另一方面,处理完的餐厨垃圾出料过程会暴露在视野范围内,影响感官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减少废气向外排放,有效防止细菌滋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包括:
防护主体,防护主体内设置餐厨垃圾处理机构,防护主体具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置绞龙出渣机;
刚性防护罩,刚性防护罩安装于防护主体出料口的上部,且刚性防护罩与防护主体连接;
柔性防护罩,柔性防护罩可升降安装于刚性防护罩的下方,并与刚性防护罩连接;
喷淋机构,喷淋机构通过防护主体和/或刚性防护罩支撑,可向防护主体出料口处喷淋消毒水和/或除臭剂。
上述的防护装置,通过防护主体、刚性防护罩和柔性防护罩对防护主体的出料口进行防护,可有效减少废气向外侧排放,通过喷淋机构可向出料口处的餐厨垃圾喷淋消毒水和/或除臭剂,可进行杀菌消毒,防止细菌滋生。
如上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所述喷淋机构包括若干排喷淋管道,每一排喷淋管道安装于所述刚性防护罩的内侧或外侧,喷淋管道设置若干设于刚性防护罩内侧的喷头,喷头的出口朝向防护主体出料口设置。
如上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所述喷淋机构还包括箱体,箱体内用于盛放消毒水和/或除臭剂,箱体通过管道与所述的喷淋管道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还包括生物吸附箱,生物吸附箱通过抽风管道与所述防护主体内部相通,抽风管道与刚性防护罩顶部连接,生物吸附箱的设置,可抽取防护主体内部的废气,使得防护主体内部形成微负压,可效防止内部废气外泄,废气经生物吸附箱处理后可实现达标排放;
所述生物吸附箱通过所述防护主体支撑,且设于防护主体外侧顶部。
如上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还包括可停放至柔性防护罩下方的运输车,运输车货箱可打开,使得运输车货箱顶部可敞口设置,这样运输车的货箱侧壁、柔性防护罩和刚性防护罩以及防护主体,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减少了废气向外排放。
如上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所述柔性防护罩为安装于所述刚性防护罩底部周侧的柔性可升降防护罩,通过柔性可升降防护罩的设置,可实现升降,以配合运输车的停放。
如上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与喷淋机构、生物吸附箱、柔性防护罩的控制开关分别单独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餐厨垃圾处理防护装置,所述餐厨垃圾处理机构包括餐厨垃圾抓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车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68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