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蠕变防紫外线木塑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6966.7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5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翟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昊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77/00 | 分类号: | C08L77/00;C08L91/00;C08L23/12;C08L97/02;C08K5/5419;C08K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思创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4 | 代理人: | 高爽 |
地址: | 241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蠕变防 紫外线 材料 | ||
本发明属于木塑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蠕变防紫外线木塑材料。该抗蠕变防紫外线木塑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抗蠕变聚酰胺10‑20重量份、骨料1.5‑3.5重量份、硬脂酸锌1‑5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0.1‑2重量份、油料1‑5重量份、甲基硅酸钠1‑3重量份、环氧丙烷0.5‑1.5重量份、抗氧化剂0.1‑1.5重量份、聚丙烯5‑10重量份、秸秆5‑10重量份。本发明原料简单、容易获得,可方便批量化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木塑材料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抗蠕变防紫外线木塑材料。
背景技术
“塑木材料”,也叫“木塑复合材料”,顾名思义可理解为主要以塑料(聚丙烯(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等回收的废旧塑料)为原料,通过添加木粉、稻壳、秸秆等废植物纤维混合成新的木质材料,再经挤压、模压、注射成型等塑料加工工艺,生产出的板材或型材。主要用于建材、家具、物流包装等行业。
将塑料和木质粉料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经热挤压成型的板材,称之为挤压木塑复合板材。
塑木复合材料是近年来才出现的新型环保建材,在国外也是刚刚起步。木塑产品所用的原料可用废旧塑料及废弃的木料、农林桔杆等植物纤维作基材,不含任何外加有害成分。
而且可回收再次利用,称得上真正意义上的环保、节能、资源再生利用的新颖产品。随着人们对环境资源重视程度的提高,以废旧物资回收和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的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大力开发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将对国民经济发展和环境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而利用废旧塑料和木制纤维生产木塑复合材料制品正是适应这一要求的好项目。
由于国内市场尚处起步阶段,塑木制品在国内市场还没有大面积推广。中国市场与北美市场相比,木塑复合材料及制成品的增长还有相当大的空间,预期国内塑木复合材料市场近年内产量将超过百万吨,产值超过10亿元,并形成新型木塑复合制品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蠕变防紫外线木塑材料。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蠕变防紫外线木塑材料,该抗蠕变防紫外线木塑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
抗蠕变聚酰胺10-20重量份、骨料1.5-3.5重量份、硬脂酸锌1-5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0.1-2重量份、油料1-5重量份、甲基硅酸钠1-3重量份、环氧丙烷0.5-1.5重量份、抗氧化剂0.1-1.5重量份、聚丙烯5-10重量份、秸秆5-10重量份。
作为优选方案,该抗蠕变防紫外线木塑材料的原料组成包括:
抗蠕变聚酰胺12-18重量份、骨料2.0-3.0重量份、硬脂酸锌1.5-4重量份、紫外线吸收剂0.5-1.5重量份、油料2-4重量份、甲基硅酸钠1.5-2.5重量份、环氧丙烷0.8-1.2重量份、抗氧化剂0.4-1.2重量份、聚丙烯6-8重量份、秸秆6-8重量份。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硬脂酸锌和所述甲基硅酸钠的重量比为1.5-4:2。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骨料和所述油料的重量比为1.5-3.5:2.5。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料为玉米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油料为大豆油。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抗氧化剂为抗氧剂1010。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紫外线吸收剂UV-P。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骨料为碳酸钙。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抗蠕变聚酰胺为苏威IXEF材料Ixef 1524抗蠕变性PARA材料。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原料简单、容易获得,可方便批量化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昊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昊森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696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