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分段无切割天井拉槽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7470.1 | 申请日: | 2021-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75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9-26 |
发明(设计)人: | 任金华;郑彦涛;刘德峰;张明忠;冉涛;褚维;向品倪;万发林;邓久荣;周虎生;熊武刚;王彦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工程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E21F15/08;F42D3/04;F42D1/18;F42D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方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28 | 代理人: | 黄成 |
地址: | 550018***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分段 切割 天井 拉槽中深孔 阶段 空场 嗣后 充填 采矿 | ||
1.高分段无切割天井拉槽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矿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矿块垂直于矿体的走向连续布置,矿块的长度为矿体的厚度;
步骤S2,将矿块划分为矿房和矿柱;
步骤S3,在矿块的对应的分层内布置采场凿岩硐室、凿岩硐室联络道、进矿平巷、出矿平巷、装矿进路、回风平巷;
步骤S4,在凿岩硐室内下向凿岩,凿出掏槽孔和回采正常排孔;
步骤S5,掏槽孔和回采正常排孔装药;
步骤S6,依次爆破掏槽孔和回采正常排孔;
步骤S7,矿房出矿;
步骤S8,采用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直至充填体养护达28天以上;
步骤S9,重复步骤S4-步骤S6;
步骤S10,矿柱出矿;
所述步骤S4中,掏槽采用小区掏槽法,掏槽区域位于采场中部;
掏槽孔和回采正常排孔的孔口安装长0.8m的孔口管,孔口管为薄壁钢管,孔口管的外径与对应掏槽孔和回采正常排孔的直径匹配;
所述掏槽孔和回采正常排孔的深度为45m直径为φ165mm;
所述步骤S6,掏槽孔采用双发长脚线非电毫秒雷管孔内延时起爆方式,掏槽孔间微差间隔时间为25~100ms;
回采正常排孔采用孔内双根导爆索、孔口非电毫秒雷管延时起爆方式,采用大孔距小抵抗线爆破技术,段间延时25~50ms,边孔采用同段起爆;
所述步骤S6,所述矿房、矿柱爆破时采用小梯段侧向崩矿;小区掏槽16~20m高后,即开始小梯段侧向崩矿,侧向崩矿以掏槽区域为中心向采场四周推进,相邻分区在高度上错落布置形成台阶型;
所述侧向崩矿一次爆破5排孔,崩矿步距15m,最大单响药量控制在500kg以内,一次炸药单耗控制在0.4kg/t以内;
所述S4中,所述回采正常排孔的孔间距按下式计算:
,
式中:B——孔间距,m;
Rj——最佳比例半径,m.kg-1/3,取值0.71;
Q——分层装药量,kg,取值30;
所述掏槽孔的孔间距按下式计算:
,
式中:B——孔间距,m;
Rj——最佳比例半径,m.kg-1/3,取值0.71;
Q——分层装药量,kg,取值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段无切割天井拉槽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凿岩硐室的宽度大于矿房和矿柱,方便矿房和矿柱两边边孔的凿岩施工;
凿岩硐室的宽度大于矿房和矿柱1m,即宽度方向上,凿岩硐室的两侧边界超出对应矿房或矿柱的两侧边界0.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段无切割天井拉槽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所述矿房与矿柱的宽度相同、阶段高相同;
所述矿房与矿柱的宽度均为15m,所述矿房与矿柱的阶段高为60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分段无切割天井拉槽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所述凿岩硐室的中央预留宽度为2.5m的支撑柱。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段无切割天井拉槽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掏槽孔装入乳化油球状药包,采用单分层爆破,分层装药量为30~35kg,药包长径比为(7~8):1,药包中心埋置深度为1.6~2.0m;
药包下部采用岩粉堵塞,堵塞长度0.5~0.8m;
药包上部采用细粒岩粉、河砂与水封联合堵塞技术:细粒岩粉、河砂堵塞长度0.5~0.8m,水封长度1.2~2.0m,水封通过水封袋实现;
所述步骤S5中,回采正常排孔采用多层球状药包空气间隔装药结构,分层装药量为30~40kg,最下层药包进置深度1.6~2.0m,最下层药包下部堵塞料为岩粉,堵塞长度0.5~0.8m,层间空气间隔长度1.2m,最上层药包上堵塞料为岩粉或河砂,堵塞长度1.2~1.4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分段无切割天井拉槽中深孔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6,破顶层划分为掏槽区和侧崩区两个区域;
掏槽区采用长脚线非电毫秒雷管实行分层起爆,侧崩区采用孔内双导爆索孔口非电毫秒雷管延时起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工程大学,未经贵州化工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747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