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体内肺膜氧合多功能球囊扩张导管及使用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57974.3 申请日: 2021-01-15
公开(公告)号: CN112843436A 公开(公告)日: 2021-05-28
发明(设计)人: 吴天根;毕玉影 申请(专利权)人: 东莞天天向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M25/10 分类号: A61M25/10;A61M16/04;A61M29/04;A61M31/00;A61M1/00
代理公司: 广州科沃园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16 代理人: 张帅;马盼
地址: 523808 广东省东*** 国省代码: 广东;4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体内 肺膜氧合 多功能 扩张 导管 使用方法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内肺膜氧合多功能球囊扩张导管,包括位于导管近端的导管座、位于导管远端的扩张球囊和位于导管内的M个通道,M个通道至少包括球囊扩张通道、定位检测通道、供给通道、分泌物排除通道;导管座为多通道连接装置,M个通道分别通过导管座连接至导管外部的治疗装置;导管插入至肺部细支气管中,球囊扩张通道用于扩张气道狭窄部分,定位检测通道用于在插入过程中进行定位,供给通道用于对患者进行持续给氧或给药,分泌物排除通道用于排除气道中的分泌物。使用本发明的导管对肺炎病人,特别是新冠肺炎的急救时,可以同时实现气道扩张、给氧、吸痰及活检等措施同步进行,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降低肺部损害。

优先权申明

本申请要求以2020年02月16日提交的申请号为US62977325(IntracorporealMembrane Oxygenation Balloon Catheter System for Rapid Treatment of NovelCorona virus Disease(COVID-19))的美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膜肺氧合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体内肺膜氧合多功能球囊扩张导管及方法。

背景技术

2019年12月以来,新冠肺炎(COVID)疫情在世界各国陆续爆发,成为全世界亟需解决的重大医疗问题。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是COVID-19(novel Coronavirus Disease2019)冠状病毒,该病毒主要通过呼吸、消化道等途径进入人体后,与粘膜组织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受体(ACE2)结合。ACE2受体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粘膜细胞上。病毒入侵人体后,潜伏2-3周,之后迅速繁殖并激发患者的自身免疫机制而发病,初期类似于普通感冒症状,若不能有效控制,约20%的病人在1周左右转为重症。

重症病人主要起源于肺部炎症风暴导致的呼吸道快速衰竭,临床表现为极度呼吸困难及血氧饱和度快速下降。CT片显示双侧肺脏局限(早期)或弥漫(晚期)的毛片状阴影(白肺)。病理显示患者肺部开始由末端出现炎症反应,大量粘性炎症分泌物覆盖于细支气管及肺泡内(形成了CT片中看到的白肺)阻隔肺膜的正常的气体交换,导致血氧饱和度的快速下降。缺氧又进一步加剧其他器官的损害,特别在老年人或同时患有其他疾病的患者尤为严重。

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治疗方法目前尚不完善,临床以各种支持治疗为主。针对危重症患者抢救措施仅有机械给氧和人工肺(ECMO)),且成功率非常低。最新的病理分析结果表明危重期患者肺部积攒的大量粘性分泌物阻塞呼吸道,阻碍肺脏通气功能,更使机械输氧无法到达支气管末梢而缺氧,末梢、肺泡长期缺氧使得肺泡损伤导致换气功能障碍。

目前较为通用的一种治疗方法为采用气管插管与呼吸机的维持治疗,当患者呼吸窘迫和氧饱和度下降时,辅助呼吸成为必要措施。由于新冠后期呼吸道表皮细胞分泌的黏蛋白增多,黏性分泌物阻塞气道从而使输入的氧气无法有效到达肺泡进行气体交换,造成肺泡损伤。此外,高流量、高压氧疗可能会将患者气道中堵塞的黏性分泌物向下呼吸道推送形成痰栓,进一步堵塞微细支气管,并可由此引发细菌感染。因此,在进行氧疗前,对患者气道中黏性分泌物进行稀释、溶解及排除是必要的。

目前较为通用的另一种治疗方法为体外肺膜氧合(ECMO)急救治疗;当呼吸机无法维持患者血氧水平时,患者需移入ICU进行体外膜肺氧合治疗(ECMO)。ECMO是在病人因各种原因导致无法有效接受机械通气时的最后治疗手段。使用时,在患者股静脉穿刺将血液引出并通过股静脉穿刺将血液引出并通ECMO机器对缺氧血液进行人工氧合,富氧血液再由颈机器对缺氧血液进行人工氧合,富氧血液再由颈静脉静脉输回患者心脏。ECMO代替出现呼吸衰竭,心脏衰竭的新冠患者的心肺功能进行血液净化氧合,从而使患者的心肺得到休息,争取自愈的时间。长期使用ECMO会对患者造成严重副作用,如凝血功能异常,肾脏功能损害,循环功能损伤(组织灌注能力下降)及呼吸功能损伤(灌注肺)。ECMO的使用费用也是非常昂贵的,因其必须在ICU内使用,每日的ICU使用费用也非常可观(10万人民币左右次)。此设备价格高昂,小型城镇医院几乎没有配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天天向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天天向上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797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