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合成螺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异质结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058110.3 申请日: 2021-01-16
公开(公告)号: CN112624089B 公开(公告)日: 2022-06-21
发明(设计)人: 谭涛;陈榆洁;李伟冬;赖晓雯;林海泽;余静;崔丽丹;文剑锋;曹雪丽;唐涛;李新宇;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 桂林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C01B32/162 分类号: C01B32/162;C01G53/04;B82Y40/00;B22F9/22;B01J23/755
代理公司: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代理人: 宋红宾
地址: 541004 广西壮*** 国省代码: 广西;45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合成 螺旋 纳米 管异质结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螺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异质结的方法,取纳米氧化镍颗粒放入管式炉内,在氢气氛围下加热至400℃并保持1小时获得镍纳米颗粒;镍纳米颗粒为催化剂,在管式炉中通入乙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加热至450±25℃并保持4小时;关闭乙炔和氨气并通入氩气,在氩气氛围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螺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异质结。本发明简单易行,可高效率获得螺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异质结,且易于分散,为碳纳米管异质结家族增添了新的成员,在低维纯碳异质结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合成螺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异质结的方法,在低维纯碳异质结的研究和应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背景技术

异质结或同质结主要作为组件应用于电子电路或光电领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集成度越来越高,新一代异质结或同质结组件必然为纳米量级。纯碳异质结由于具有诸多优越性能而广受究者们青睐。

上世纪90年代,研究者们就通过在单根碳纳米管的6元环网络中引入5元环和7元环缺陷的方法,设计并构建了纯碳纳米管的异质结模型。2001年,研究人员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首次在实验上明确地观测到由不同手征指数的碳纳米管头对头连接而成的异质结(Ouyang et al.,《Science》2001年第291卷第97-100页),推开了纳米集成电路的大门。由于碳纳米管根据其直径和手征指数的不同,可表现出金属或半导体性质,因此,CNTs异质结可以是金属-金属结、金属-半导体结,以及半导体-半导体结,这些不同的异质结可以制成单根碳纳米管的二极管、整流器,以及电光器件等,在即将快速兴起的微纳时代中将占据重要地位,并发挥出极其重要的作用。

目前已报道的碳纳米管异质结均为直杆的碳纳米管相互连接,而发明人合成的则是由螺旋碳纳米管与直杆碳纳米管相互连接组成的纯碳异质结。螺旋碳纳米管是在直杆的碳纳米管的6元环网络中周期性的插入5元环和7元环而构成的一种类似弹簧状的螺旋形结构,它在形貌结构上与碳纳米管有很大的不同。显然,螺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异质结是一种新型的准一维纯碳异质结,其能带结构、电学及光学性能等可能都与直杆的碳纳米管异质结不同,在未来的纳米集成电路以及纳米电光器件等方面可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易于操控,实用的合成螺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异质结的方法。

具体步骤为:

一种合成螺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异质结的方法,采用催化化学气相沉积法,催化剂采用镍纳米颗粒。具体步骤为:

(1)取纳米氧化镍颗粒放入管式炉内,在氢气氛围下加热至400℃并保持1小时获得镍纳米颗粒;

(2)以步骤(1)中所获得的镍纳米颗粒为催化剂,在管式炉中通入乙炔和氨气的混合气体,加热至450±25℃并保持4小时;关闭乙炔和氨气并通入氩气,在氩气氛围下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螺旋碳纳米管-碳纳米管异质结。

其中,所述的纳米氧化镍颗粒的制备方法为:

(a)将镍盐和柠檬酸按摩尔比1:3溶于无水乙醇中;

(b)水浴60℃条件下持续搅拌6小时;

(c)搅拌后的溶液在85℃将其基本烘干,再175℃完全烘干;

(d)烘干后的产物在马弗炉中400℃煅烧4小时,此时获得纳米氧化镍颗粒。

进一步的,所述的镍盐为硝酸镍、氯化镍或醋酸镍。

上述过程中所使用原料的纯度应至少为分析纯。

本发明的过程在化学气相沉积系统中完成。反应器可采用石英管,水平管式炉升温前需先排尽反应器中的空气,以免爆炸。

400℃升温至450±25℃时的升温速率为5℃/min。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桂林理工大学,未经桂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811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