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伏电池供电的智能化电源管理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9327.6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3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庄须叶;张晓阳;李平华;张佳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7/00;H02H3/10;H02H3/20;H02H3/26;H02H3/027;H02J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供电 智能化 电源 管理 系统 | ||
1.一种光伏电池供电的智能化电源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池电源的充放电系统(201)、供电系统电路保护系统(202)、用电设备保护系统(203);
所述电池电源的充放电系统包括太阳能充放电(21)、市电充放电(22)和蓄电池充放电(23);所述供电电路保护系统包括负载智能调节电路(24)、过压过流保护电路(25)和断电故障报警电路(26);所述电池电源的充放电系统与供电电路保护系统之间引入整流桥(204),避免因为引入交流电而降低供电系统的工作效率;所述用电设备保护系统电路包括延时电路(205)、自动关闭电路(206)和防爆电路(20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电源的充放电系统,蓄电池(302)的电能来源包括太阳能电池板(301)和市电(充电)两部分组成;
其特征在于,运用传感器(303)来检测蓄电池电压信号,把传感器监控太阳能给蓄电池充电过程,来实现蓄电池的过充过放保护电路;
若蓄电池没充满电,传感器检测到弱电压信号让太阳能发电板给蓄电池充电;若蓄电池充满电,传感器检测到高电压信号,停止对蓄电池充电,使电池不至于处于欠压或者处于过充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电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运用PI调节器(208)来对负载(209)的变化工作电流进行自动调整;
打开电源,负载电流逐渐增大,系统电流与负载电流会逐渐减小,直到二者相等时,负载逐渐运行稳定;若负载增大,负载电流减小,电流差会逐渐增大,PI调节器(208)会使负载电流升高,从而补偿负载电流消耗的压降;系统又开始进入稳定运行状态;若负载减小,负载电流增大,电流差会逐渐减小,PI调节器(208)会使负载电流逐渐降低,从而避免负载电流过高而导致的电流过大,系统实现随负载变化进行智能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电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过压过流保护电路(501)所采用的芯片是NE555(51),选用两只BC547C型的NPN三极管(52)Q1,2N3637型号的PNP型三极管(53),以及稳压二极管(54);
当电流升高时,供电系统中流过负载的电流过大,系统就将负载隔离起来,负载两端电压接近为0;当电压突然过大时三极管也会将负载隔离,即负载两端的电压为接近0V。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系统电路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自动切换电路(206)依靠两个继电器(61)来实现选择电路的功能;
三条电路都正常时,仅有一条电路可以工作,其余两条电路不导电,若供电电路发生故障,则会发出故障报警(63)并自动切换正常电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用一个运算器(71)来实现比较电路的功能;
用电设备的电压大于R1(72)的电压时,电压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此时电路正常工作;如果用电设备空转,那么设备的电压会随之减小,那么用电设备的电压会比R1的电压小,此时,同相输入端的电压大于反向输入端的电压,电压比较器放出高电平,经过延时电路(205)的延时一段时间以后,继电器1线圈(73)接通,继电器1(75)的开关吸合,那么继电器2的线圈(74)断路,整个系统断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了电阻(81)、电容(82)和电感(84)等元器件进行防爆设计;
可以将整个电路看做是一个电感(84)和电阻(81)所组成的原件;
线圈上产生自感电势可以通过电阻r(83)和电阻R(81)对电容(82)进行充电,使电感中的能量在电阻r(83)和电阻R(81)上变成热能释放掉,消除开关电火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电设备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运用控制器(402)来控制整个系统;
若控制器检测到电压或温度(401)信号,会输出一个高电平,系统开始工作;若检测到的信号使系统工作稳定(403),控制器会自动断开;若工作不稳定,则继续工作,直到系统工作稳定后自动断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327.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