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风洞收缩段与试验段之间的连接更换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9336.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38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姜德龙;高大鹏;陶瑜;蔡清青;梁建亮;武亮亮;黄志远;王子豪;杜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M9/02 | 分类号: | G01M9/02;G01M9/04 |
代理公司: | 绵阳山之南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88 | 代理人: | 沈强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洞 收缩 试验 之间 连接 更换 方法 装置 | ||
1.一种风洞收缩段与试验段之间的连接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转机、四组折叠段,每组折叠段分别设置在收缩段端口的上、下、左、右四个侧边上,每个侧边上的折叠段通过翻转机连接到收缩段本体端部,每个翻转机独立控制,
沿着风洞轴线,左、右侧边的折叠段的安装位置在上、下侧边的折叠段的安装位置的上游,所述折叠段包括翻板,左、右侧边的折叠段中的翻板沿着收缩段轴向的宽度大于上、下侧边的折叠段中翻板沿着收缩段轴向的宽度,使得上、下、左、右四个侧边上的折叠段进行折叠时,翻板翻转相互不干涉、且翻板展开后其下游边缘处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翻转机包括:
用于固定和安装的支撑框,通过第二旋转轴连接在支撑框上的张紧装置,通过第三旋转轴连接支撑框上的悬臂,
所述支撑框内固定设置有气缸,气缸推杆的一端、张紧装置内的导向杆的一端、悬臂的一端共同连接到第一旋转轴,悬臂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翻板,
所述气缸推杆推动第一旋转轴运动的同时拉伸导向杆滑动,带动悬臂绕着第三旋转轴进行转动,
所述张紧装置内设置有弹性件,当气缸内停止供气时,所述弹性件推动导向杆作用力到悬臂上,阻止悬臂在翻板重力的作用下带动气缸推杆进行复位或者伸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收缩段与试验段之间的连接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张紧装置包括:
导向筒,导向筒内沿着轴向设置有导向杆,导向杆伸出导向筒的一端设置有限位螺母,设置在导向筒内的导向杆的端部设置有挡板,在挡板与导向筒底部之间设置有弹性件,
所述弹性件为碟簧,当翻板展开时,碟簧处于压缩状态,碟簧的弹性作用力通过导向杆施加推力到第一旋转轴上,碟簧施加的推力大于翻板重力作用到第一旋转轴上的拉力,
当翻板进行翻转时,悬臂在气缸的作用力下绕第三旋转轴转动,悬臂的转动角度受导向杆端部的限位螺母的限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收缩段与试验段之间的连接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的一端通过第四旋转轴与支撑框连接,气缸推杆在伸出的过程中,气缸的另一端通过第四旋转轴进行气缸的位置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收缩段与试验段之间的连接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的底部设置有凹槽,翻板的一侧在翻转过程中伸入到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洞收缩段与试验段之间的连接更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每组折叠段上连接若干个翻转机,所有翻转机的气缸的缸内气压相互连通。
6.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连接更换装置实现风洞收缩段与试验段之间的连接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实际工况判断收缩段的更换状态,包括取出和连接两种状态;
S2:当需要取出收缩段时:
S21:控制供气系统,对翻转机进行供气,在气压的作用下驱动翻转机带动展开状态的折叠段进行翻转;
S22:折叠段向着风洞段内侧壁面转动,直到折叠段边缘的垂直投影与试验段入口端部在水平方向上存在间距;
S23:停止翻转机工作,利用平移机构将收缩段平移出风洞试验段;
S3:当需要连接收缩段时:
S31:控制供气系统,使得翻转机带动折叠段进行翻转;
S32:利用平移机构将带有翻转后折叠段的收缩段平移到试验段区域;
S33:再次控制供气系统,使得翻转机工作,翻转机带动折叠段进行水平方向的展开,展开后折叠段的一端外侧紧贴试验段的内壁面;
S34:停止供气系统的工作,翻转机在重力作用下实现自锁紧功能,实现收缩段与试验段的密封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实现风洞收缩段与试验段之间的连接更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段进行翻转时,先完成收缩段端口上、下侧边的折叠段翻转,再完成收缩段端口左、右侧边的折叠段翻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未经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空气动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3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