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血栓形成的挤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59789.8 | 申请日: | 2019-04-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1593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9 |
发明(设计)人: | 郑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慧 |
主分类号: | A61H15/02 | 分类号: | A61H15/02;A61H15/00 |
代理公司: | 烟台双联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25 | 代理人: | 吕静 |
地址: | 264000 山东省烟台市芝罘***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栓形成 挤压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防血栓形成的挤压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套,两个固定套的内侧均设有夹板,夹板靠近另一个固定套的一侧均设有通槽,夹板的内部均设有与通槽连通的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的内部均设有移动机构,移动机构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座,安装座的内部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滚筒,滚筒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构,本发明是一个防血栓形成的挤压装置,制造成本低,且可多次使用,降低了使用者消耗的费用,本发明的固定套内侧设置了带有移动机构的夹板,使用时,利用移动机构电机带动滚筒在使用者的肢体上滚筒,对使用者的肢体进行挤压按摩,从而加快使用者肢体静脉管内血液的流通速度,减少使用者的药物服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挤压装置,特别涉及防血栓形成的挤压装置,属于挤压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防止血栓的的方法有很多种,通过外力加快静脉管中血液的流通速度便是其中一种,目前,很多人都通过服用药物防止防血栓出现,服用药物较多时,容易对使用者的身体造成损害,且费用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防血栓形成的挤压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防血栓形成的挤压装置,包括两个固定套,两个所述固定套的内侧均设有夹板,所述夹板靠近另一个固定套的一侧均设有通槽,所述夹板的内部均设有与通槽连通的第一腔体,所述第一腔体的内部均设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上均固定连接有若干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均通过活动轴活动连接有滚筒,所述滚筒的内部均固定连接有加热机构,所述滚筒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突出体,所述突出体均由硅胶制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套的上下端均固定连接有夹套,所述夹套的内部均设有卡套,所述卡套靠近同侧夹套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若干第二压缩弹簧,若干所述第二压缩弹簧靠近同侧夹套的一端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远离所在第二压缩弹簧的一侧均固定连接在同侧夹套的内部,所述夹套的内部上端均固定连接有橡胶条,所述夹套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片,所述固定套的前后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片,所述固定套的外部均固定连接有第二开关。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设置在第一腔体的内底部,所述第一蓄电池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第一蓄电池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与同侧第一蓄电池均和同侧固定套上设置的第二开关电性连接,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设有滑动管套,所述滑动管套螺纹连接在所在丝杆上,所述滑动管套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活动块,所述活动块的外径和所在第一腔体的内径相同,所述活动块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所在活动块的一端穿过所在夹板上设置的通槽且延伸至所在夹板的外部,所述连接杆位于所在夹板外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在连接杆的一侧设有若干插槽,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所在连接杆的一侧设有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靠近同侧第一固定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若干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外部均套设有第一压缩弹簧,所述第一压缩弹簧的直径均比同侧第一固定板上设置的插槽直径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固定连接在滚筒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盘的正面固定连接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设有第三腔体,所述第三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加热管,所述管体上设有若干散热孔,所述固定盘的内部设有第二腔体,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位于所在第二腔体内部靠近管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腔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蓄电池位于同侧隔热板远离管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蓄电池和同侧加热管电性连接,所述固定盘的背面固定连接有第一开关,所述第一开关和所在固定盘内部设置的第二蓄电池以及同侧管体内部设置的加热管电性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杆的数量和同侧第一固定板上设置的插槽数量相同且一一对应,所述固定杆远离所在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均插于对应的插槽内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慧,未经郑慧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7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浸液显微物镜
- 下一篇:线路智能巡检装置及巡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