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柴油生产用油水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59814.2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911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刘大禄;李西春;肖风格;李云霄;李珍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G7/04 | 分类号: | C10G7/04 |
代理公司: | 济南旌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10 | 代理人: | 单玉刚 |
地址: | 257200 山东省东营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生产 油水 分离 装置 | ||
一种柴油生产用油水分离装置,本发明属于油水分离领域,包括斜置的第一油管,加热管,第二油管,第一油管的底部固定安装环形板,环形板位于加热管内且与之通过密封轴承连接,往复丝杠依次穿过两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往复丝杠,往复丝杠的外周通过单向轴承安装蒸汽涡轮,排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罩体的顶部且与之内部相通,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冷凝管的一端。本装置能够更为有效的吸收加热管的热能,同时条形板还能起一定的搅拌效果,更有利于水蒸汽逸出柴油,第一油管和加热管,加热管和第二油管之间无泄漏风险,不必为其专门配置维护人员,本装置在进行油水分离时处于密闭空间内,能够减轻柴油挥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水分离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柴油生产用油水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柴油最重要用途是用于车辆、船舶的柴油发动机。与汽油相比,柴油能量密度高,燃油消耗率低。柴油机使用时须滤除柴油中的杂质和水分,因此,柴油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水分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授权公告号为CN107930184B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生物柴油的油水分离装置及其油水分离方法,其利用重力和油水之间的差异性来实现分离,效率依然较低,且对于大规模生产来说,必然导致占地面积的增加,且其过大的暴露面积会加速柴油的挥发,从而使得柴油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柴油生产用油水分离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柴油生产用油水分离装置,包括斜置的第一油管,加热管,第二油管,第一油管的底部固定安装环形板,环形板位于加热管内且与之通过密封轴承连接,环形板、第二油管、加热管、第一油管均共中心线设置,环形板上设有数个蒸汽管,加热管内固定安装数个条形板,加热管的底部位于第二油管内且与之转动连接,加热管为金属材质且其外套设有感应线圈,加热管的外周固定安装第一传动轮,第一传动轮通过传动带连接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直径小于第一传动轮,第二传动轮的一侧设有电机,第二传动轮固定安装于电机的输出轴上,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往复丝杠的一端,第二传动轮的另一侧设有缸套,缸套朝向第二传动轮的一端开设第一通孔,往复丝杠的另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后转动连接缸套的内壁内端,缸套内设有与往复丝杠配合的丝母,丝母的外周与缸套的内壁接触配合,缸套远离第二传动轮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进气管和排气管的一端,进气管和排气管内均设有单向阀,蒸汽管均固定连接进气管的另一端且与之内部相通,缸套与第二传动轮之间设有罩体,罩体的两侧均开设第二通孔,往复丝杠依次穿过两个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均通过密封轴承连接往复丝杠,往复丝杠的外周通过单向轴承安装蒸汽涡轮,排气管的另一端固定连接罩体的顶部且与之内部相通,罩体的底部固定连接冷凝管的一端。
如上所述的一种柴油生产用油水分离装置,所述的加热管外设有保温罩,第一油管和第二油管分别固定连接保温罩的端面,保温罩的底部开设两个透槽,传动带从两个透槽内穿过,蒸汽管均贯穿保温罩。
如上所述的一种柴油生产用油水分离装置,所述的第一油管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为α,α≤5°。
如上所述的一种柴油生产用油水分离装置,所述的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均为V型带轮,传动带为V型带。
如上所述的一种柴油生产用油水分离装置,所述的加热管底部设有蝶阀,蝶阀的阀杆贯穿加热管的顶部且与之密封连接。
如上所述的一种柴油生产用油水分离装置,所述的第一油管内柴油的流速不大于0.2m/s,加热管的长度为25-30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东营联合石化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598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