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大型压力钢管洞内自装卸行走台车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0429.X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151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杨元普;郭强;蔺卿;邢长丹;杨波;张晓峰;喻玉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1/06 | 分类号: | F16L1/06;B66F19/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禾创知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84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610065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大型 压力 钢管 装卸 行走 台车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型压力钢管洞内自装卸行走台车,包括可伸入压力钢管内部的框型钢梁结构架,所述框型钢梁结构架底部的前端和后端均设有驱动行走机构和接力行走机构,所述驱动行走机构和接力行走机构的高度均可升降;所述框型钢梁结构架的顶部设有用于顶升压力钢管顶部内壁的顶升机构。本发明采用齿轮驱动电机配合驱动轮实现了在轨道上加电行走功能。本发明在台车的上、下游分别安装了具有升降功能的接力行走机构和驱动行走机构,目的是为了通过接力行走机构和驱动行走机构的交替升降,相互接力使用,能够完全实现台车自行穿入压力钢管内的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引水式发电站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超大型压力钢管洞内自装卸行走台车。
背景技术
压力管,即压力钢管(英语:Penstock)或称作水压钢管,为一种用来输送极大水压水流的钢制管路。其中,钢管内属于封闭性的环境,并且水流的强度可以透过水闸门或是栅栏的开关进行控制。
压力钢管这种水流导引技术最早起源于水流带动水车时,转动的转轮产生能量,并利用这种能量来磨制谷物。最早的压力钢管并非钢管形式,而是长条的渠道形式,因此压力钢管一词最早被称之为压力管道,从历史上来说,渠道形式是最常用的,当时的压力管道,会与现有的水路连结。并且,当水源处的水闸门完全开启后,水可自由流入压力管道中。而当水闸门被关闭后,水流就会被限制而无法流入压力管道。另外通常在压力管道进水处会另外再设置栅栏或是过滤器,以防止大量的碎片,如树枝,砂石等碎屑物进入管道中并使其堵塞。
后于近代,该技术常用于水力发电时,水从高处向低处水轮机冲下时的导水钢制管路,或是工厂在输送油料与水流时的钢管,而称之为压力钢管。类似的技术也可应用于水坝的排洪方案或是取水方案,而在防止水位异常变化的防洪系统中,压力钢管也是常见的导水排洪应用方式。
压力钢管长期使用下,需要执行定期的检测、维修以及修缮工作。其中,压力钢管的孔道中通常需要定期的清洗,以清除随时间而积累下来卡在钢管内部的藻类和杂物。并且,定期的维护与检测也能够用于防止灾难性故障而可能导致泛滥及其它的严重安全问题。
从广义上理解,压力管道是指所有承受内压或外压的管道,无论其管内介质如何。压力管道是管道中的一部分,管道是用以输送、分配、混合、分离、排放、计量、控制和制止流体流动的,由管子、管件、法兰、螺栓连接、垫片、阀门、其他组成件或受压部件和支承件组成的装配总成。
从中国颁发《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以后,“压力管道”便成为受监察管道的专用名词。在《压力管道安全管理与监察规定》第二条中,将压力管道定义为:“在生产、生活中使用的可能引起燃爆或中毒等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国务院2003年6月1日颁发实施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令第373号)中,将压力管道进一步明确为“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的气体、液化气体、蒸汽介质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介质,且公称直径大于25mm的管道”。这就是说,所说的“压力管道”,不但是指其管内或管外承受压力,而且其内部输送的介质是“气体、液化气体和蒸汽”或“可能引起燃爆、中毒或腐蚀的液体”物质。国务院颁布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规定:压力管道和锅炉、压力容器、起重机械并列为不安全因素较多的特种设备。国家质检总局2014年10月30日发布的《质检总局关于修订《特种设备目录》的公告(2014年第114号)》所附特种设备目录目录8000项中该定义改为:压力管道,是指利用一定的压力,用于输送气体或者液体的管状设备,其范围规定为最高工作压力大于或者等于0.1MPa(表压),介质为气体、液化气体、蒸汽或者可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最高工作温度高于或者等于标准沸点的液体,且公称直径大于或者等于50mm的管道。公称直径小于150mm,且其最高工作压力小于1.6MPa(表压)的输送无毒、不可燃、无腐蚀性气体的管道和设备本体所属管道除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4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