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带液冷的软包电池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0525.4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锦;陈晓济;黄剑;戴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17;H01M10/647;H01M10/653;H01M10/6554;H01M10/6555;H01M10/6556;H01M10/6557;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詹宇鹏 |
地址: | 364101 福建省龙***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液冷 电池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带液冷的软包电池系统,包括电池体、电池箱;所述电池体包括若干个电芯模组,所述电池体放置于所述电池箱内;每两个相邻所述电芯模组之间均具有安装间隙;所述电池体固定有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底部冷板、侧面冷板,所述底部冷板上安装有若干个侧面冷板;若干个所述侧面冷板插入所述安装间隙,使得电芯模组两侧面均与相邻侧面冷板的第二导热硅胶贴合,且电芯模组的底面与底部冷板上的第一导热硅胶贴合;本发明通过对电芯模组的底部和侧面散热,多个侧面冷板与底部冷板相配合的结构设计,以及冷板流道的设计,在满足大倍率充放电的前提下,既能有效改善温度分布均匀性,又能解决电池系统设计空间局限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液冷的软包电池系统,属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软包电池系统内部温度分布均匀性一直是软包电池系统设计的难点,因温度分布的不均匀性导致电芯间差异持续扩大而引起电芯和电芯模组的一致性恶化,加速电池的失效;现有技术中用于软包电池系统的冷却方式主要为风冷和液冷;风冷方式为在通过系统内的空气流道的热量交换实现电芯的径向散热,具有一定的延后性,散热效率低,无法有效改善系统内温度分布均匀性;液冷方式为在系统的底部或电芯的本体面布设冷板,通过冷却液形成一个固定的流场实现热量交换;此方式虽然能够防止单电芯的温度过高或缓解电芯间的温度分布不均问题,但在满足大倍率充放电的前提下,依然不能有效提升系统内温度分布情况;且电芯本体面布设冷板方式对空间要求极大,不能同时满足市场对电池系统高能量密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带液冷的软包电池系统,既能有效改善温度分布不均问题,又能解决电池系统设计空间局限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液冷的软包电池系统,包括电池体、电池箱;所述电池体包括若干个电芯模组、导流排,所述电池体放置于所述电池箱内;每两个相邻所述电芯模组之间均具有安装间隙;所述电池体固定有液冷组件;所述液冷组件包括:底部冷板、侧面冷板,所述底部冷板上安装有若干个侧面冷板;所述底部冷板上面安装有若干第一导热硅胶;所述底部冷板内部设有第一液体通道,所述底部冷板设有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所述第一进液口与第一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一液体通道;所述第一进液口连接有第一进液管,所述第一出液口连接有第一出液管;若干个所述侧面冷板两面均安装有第二导热硅胶;若干个所述侧面冷板内部设有第二液体通道,所述侧面冷板设有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所述第二进液口与第二出液口连通所述第二液体通道;所述第二进液口连接有第二进液管,所述第二出液口连接有第二出液管;若干个所述侧面冷板插入所述安装间隙,使得每一个所述电芯模组两侧面均与相邻侧面冷板的第二导热硅胶贴合,且电芯模组的底面与底部冷板上的第一导热硅胶贴合;电池箱设有若干个液冷孔,用于安装进出管道以分别连通所述的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
优选的,还设有进液总管、出液总管:所述进液总管连通若干所述第二进液管;所述出液总管连通若干所述第二出液管。
优选的,所述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于底部冷板的同侧安装;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的流道密度由稀到密进行分布,其靠近第一进液口最稀疏,靠近第一出液口的流道密度次之,远离第一进液口、第一出液口的流道密度最密集;所述第一液体通道的流道分为横向流道与纵向流道;所述的横向流道于所述底部冷板两侧长边布设,垂直于电芯模组的电芯排列方向;所述的纵向流道于所述底部冷板中部布设平行于电芯模组的电芯排列方向;横向流道和纵向流道设有多个开口联通。
优选的,所述第二进液口、第二出液口分别设于侧面冷板上方两侧;所述第二液体通道的流道设计为横向进出,且直接通向侧面冷板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底部冷板还设有一层缓冲泡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易动力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0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温和乳头膏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智慧餐桌及其调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