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定向型线缆夹持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线缆剥皮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061661.5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26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付林;王矿;邱骐;聂霖;王伟祥;王韬;胡弘;薛睿;李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乾睿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中科加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扬州仕凯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12 | 分类号: | H02G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和瑞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8 | 代理人: | 金宇平 |
地址: | 31517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定向 线缆 夹持 组件 具有 剥皮 装置 | ||
一种定向型线缆夹持组件,包括夹线端、第二支撑部和第二驱动部;夹线端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第一夹持块通过第一限位调节部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第二夹持块通过第二限位调节部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在第二支撑部上的滑动方向共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上设有位置相对的夹线槽;第二驱动部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第二驱动部分别连接第一限位调节部和第二限位调节部;第二驱动部工作状态下,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反向且同速运动。通过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的相对运动,可调整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之间的间隙,从而使得该夹线端可适用于不同粗度的线缆。同时还可调整被夹持线缆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线缆剥皮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定向型线缆夹持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线缆剥皮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力施工时时常需要完成带电接火、电缆接续等作业项目,这些作业项目中不可避免的都需要进行线缆剥皮。对于线缆剥皮,目前大多通过手持式线缆剥皮器和手动绝缘杆式线缆剥皮器来实现对线缆剥皮。
其中,手持式线缆剥皮器需要人工和绝缘斗臂车配合作业,并且需要人工近距离完成带电操作,这会导致存在安全隐患,另外,绝缘斗臂车的使用对使用场地还有要求,具有局限性。
目前的手动绝缘杆式线缆剥皮器的使用局限性较小,而且是以人工来作为驱动动力源,员工劳动强度大并且效率较低,且存在操作繁琐,费时费力的弊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线缆剥皮装置操作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定向型线缆夹持组件和具有该组件的线缆剥皮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定向型线缆夹持组件,包括夹线端、第二支撑部和第二驱动部;夹线端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
第一夹持块通过第一限位调节部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第二夹持块通过第二限位调节部滑动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在第二支撑部上的滑动方向共线,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上设有位置相对的夹线槽;
第二驱动部设置在第二支撑部上,第二驱动部分别连接第一限位调节部和第二限位调节部;第二驱动部工作状态下,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反向且同速运动。
优选的,第二支撑部上设有固定板,第一限位调节部包括第一导向杆和第一螺母,第二限位调节部包括第二导向杆和第二螺母;
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均转动设置在固定板上;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第一螺母螺纹连接,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与第一夹持块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第二螺母螺纹连接,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与第二夹持块固定连接;
第二驱动部用于驱动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反向转动。
优选的,第二驱动部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驱动齿轮和第二电机;第一齿轮与第一螺母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第二齿轮与第二螺母同轴设置并固定连接,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传动;驱动齿轮与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中的任一个啮合出传动;第二电机与驱动齿轮连接并驱动其转动。
优选的,第二支撑部包括支撑板和台阶块,固定板和台阶块均设置在支撑板上,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均滑动设置在台阶块上;台阶块上设有轨道槽,第二导向杆设置在轨道槽内。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缆剥皮装置,包括所述的线缆夹持组件,还包括剥皮组件和支座;
剥皮组件滑动设置在支座上,支座上位于剥皮组件滑动轨迹的两端分别设有所述的线缆夹持组件,两个线缆夹持组件用于夹持穿过所述剥皮组件的线缆;剥皮组件用于对所述线缆进行剥皮。
优选的,所述支座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剥皮组件滑动的电动推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乾睿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中科加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扬州仕凯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未经宁波乾睿导航科技有限公司;合肥中科加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扬州仕凯机械进出口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16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