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铝合金折弯管件抗褶皱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2259.9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3995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田胡容;李后伟;雷玉琼;刘仁明;吴利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普光窗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9/01 | 分类号: | B21D9/01;B21D9/05;B21D9/16;B21D43/00;B21D4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铝合金 折弯 管件抗 褶皱 加工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铝合金折弯管件抗褶皱加工方法,包括:S1、安装定位,将铝合金管件水平地进行装夹;S2、穿内衬管,在铝合金管件内穿入外径与待折弯铝合金管件内径相同的内衬管,内衬管端部需穿过折弯位置;S3、随动折弯,松开沿铝合金管件长度方向的定位,从而进行随动折弯,直到完整的折弯角度;S4、管件切割,利用切割设备将管件折弯部分切下。本申请通过随动折弯的步骤,使得管件在折弯过程中能够减小管件折弯部分受到的沿管件长度方向的刚性力,通过内衬管减小管件折弯时,管件内壁与外壁的不规则形变,从而使得得到的折弯产品减小出现褶皱概率,提升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铝合金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合金折弯管件抗褶皱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铝合金挤压型材是生活中运用十分普遍的合金制品,广泛运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铝合金管件是铝合金挤压型材的一种,一般的加工方法是通过穿孔挤压和组合模挤压的方法得到所需内外径尺寸的铝合金管件,然后再对铝合金管件进行镀膜、折弯、切割等加工,得到产品。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铝合金管件在折弯时常出现折弯处存在褶皱的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铝合金管件折弯时出现褶皱的概率从而提升产品质量,本申请提供一种铝合金折弯管件抗褶皱加工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铝合金折弯管件抗褶皱加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铝合金折弯管件抗褶皱加工方法,包括:S1、安装定位,将铝合金管件水平地进行装夹;S2、穿内衬管,在铝合金管件内穿入外径与待折弯铝合金管件内径相同的内衬管,内衬管端部需穿过折弯位置;S3、随动折弯,松开沿铝合金管件长度方向的定位,从而进行随动折弯,直到完整的折弯角度;S4、管件切割,利用切割设备将管件折弯部分切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铝合金管件固定安装,然后将内衬管穿入管件内部,内衬管的端部要经过折弯位置,然后松开管件沿管件长度方向的定位,使得管件随着折弯过程的拉动能够向折弯处移动,直到完成整个折弯过程,折弯完成以后进行切割,将需要的部分切下,得到所需产品;通过随动折弯的步骤,使得管件在折弯过程中能够减小管件折弯部分受到的沿管件长度方向的刚性力,通过内衬管减小管件折弯时,管件内壁与外壁的不规则形变,从而使得得到的折弯产品减小出现褶皱概率,提升产品质量。
可选的,所述S3在折弯机中进行,所述折弯机包括工作台以及设置于工作台上的装夹装置、折弯装置,所述装夹装置包括夹紧件以及随动件,所述随动件包括随动板、定位块、复位气缸、锁止气缸,所述随动板沿管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工作台上,所述复位气缸设置于工作台上且位于折弯装置与随动板之间用于将随动滑移以后的随动板推回初始位置,定位块设置于锁止气缸的活塞杆上,锁止气缸设置于工作台上,且用于在硬折弯时将定位块阻挡在随动板前进方向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折弯的过程在折弯机中进行,折弯装置用于对管件进行折弯,夹紧件用于对管件进行夹紧固定,随动件用于将管件在硬折弯时固定,在随动折弯时使得管件可以沿着管件长度方向移动,减小因折弯作用力产生的管件不规则变形,在随动折弯完整以后,复位气缸推动随动板回到初始位置,锁止气缸推动定位块将随动板限位。
可选的,所述工作台上设置有将管件向折弯装置间隔输送的输送装置,输送装置包括输送车、输送电机、齿轮以及齿条,输送车沿管件长度方向滑移设置于工作台上,输送电机设置于输送车上,齿轮同轴设置于输送电机输出轴,齿条设置于工作台上且沿管件长度方向延伸,所述随动板、锁止气缸、复位气缸均设置于输送车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输送电机间隙转动将输送车及管件向折弯装置输送,用于每次折弯切割以后的进料,通过输送电机、齿轮、齿条进行驱动,结构简单,驱动稳定。
可选的,所述输送车上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随动板连接,另一端与输送车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普光窗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普光窗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225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测试用例的校验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 下一篇:体温测量方法及摄像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