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干巴菌菌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2401.X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957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常相娜;李跃童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18/20 | 分类号: | A01G18/20;A01G18/40 |
代理公司: | 西安鼎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63 | 代理人: | 李振瑞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干巴 菌种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干巴菌菌种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将干巴菌育种菌块干燥,确保干巴菌子实体双核菌丝灭活,但干巴菌孢子具有萌发繁殖活性;用第一氨基酸液体浸泡软化干燥后的干巴菌育种菌块;将浸泡软化后的干巴菌育种菌块接种至树脂‑氨基酸复合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干巴菌单核菌丝;添加诱导培养液,接入干巴菌单核菌丝培养,诱导融合为干巴菌双核菌丝,获得具有发育成干巴菌子实体能力的干巴菌菌种。本发明通过诱导干巴菌菌丝核配融合,最后获得具有发育成干巴菌子实体能力的菌种,为干巴菌资源和其他野生菌资源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菌种培养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干巴菌菌种,具体涉及一种干巴菌菌种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干巴菌是一种珍稀野生食用菌。这种菌没有菌盖和菌褶,簇生如牛牙状,故俗称为牛牙齿菌。刚出土时呈黄褐色,老熟时变成黑褐色而且有一股酷似腌牛肉干(俗称干巴)的浓郁香味,故此菌得名干巴菌。野生干巴菌的产量有限,探索其人工或半人工栽培方法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问题。
傅四清等人探究了不同培养基、温度和pH值对干巴菌菌丝的生长影响,得出干巴菌菌丝在马铃薯培养基中生长最好,最适温度为24~26℃,最适pH值为6~7(干巴菌菌丝生长条件的研究,1997)。陈毅坚等人开展了干巴菌半人工栽培培养基的试验研究和培养技术探索(中国食用菌,2006,25(1):33~35)。杨丽源等人通过组织分离、单孢分离和多孢分离方法探究了干巴菌的分离方法,通过对比试验获知,用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菌落长势优于单孢分离和多孢分离,饱子分离法却不大适合于干巴菌(干巴菌分离方法的研究,1998)。
专利CN104381023A提供了一种干巴菌菌种分离培养方法,将采集的干巴菌子实体进行表面灭菌处理,切取干巴菌子实体置入干巴菌组织分离培养基中培养,再接种至干巴菌固体培养基培养得到能够发育成子实体的干巴菌菌种。专利CN103828601A公开了一种干巴菌菌种的分离方法,通过比较组织分离法、孢子分离法和空气传导分离法得出,组织分离法无法将酵母菌和其它真菌分开,此方法没有获得纯干巴菌菌丝体;孢子分离法虽然获得了大量的干巴菌担孢子,但担孢子在PDA培养上,经3个月培养不萌发;使用空气传导分离法有效地避开了干巴菌中的酵母菌、细菌和其它真菌等微生物,可以获得纯干巴菌菌丝体,是分离干巴菌菌种的一种简便、易操作的成功方法。专利CN102939857A公开为了一种野生干巴菌扩繁方法,包括选择有干巴菌的生长环境、通过挖沟、挖塘、铲草、牛犁、牛踏等造成菌丝自然侵染、采集子实体、纯化培养菌种、人工菌丝侵染扩繁,有利于野生干巴菌的人工规模化生态栽培。
通过分析有关干巴菌菌种分离培养的相关文献可知,(1)通过常规的真菌PDA培养基难以分离获得具有发育成干巴菌子实体能力的干巴菌菌种;(2)本领域研究人员倾向于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取干巴菌菌种,但难以通过组织分离的方法获得干巴菌子实体上的双核菌丝;(3)由于干巴菌菌丝中存在顶体,且菌丝中生物酶含量较高,对外加刺激的应急明显,不容易通过组织分离方法获得,或者组织分离获得了单倍体和双倍体混杂菌丝,不利于子实体的形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干巴菌菌种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思路为:通过杀灭干巴菌菌体的双核菌丝和污染菌,使得干巴菌中的子囊孢子被留存下来,再通过刺激和培养干巴菌孢子萌发获得单核菌丝,该单核菌丝为纯单核菌丝,不具有发育成为子实体的能力;再通过添加特定的培养基培养,诱导单核菌丝融合成为双核菌丝,经过镜检筛分,最终获得具有发育成为子实体的双核菌丝。
具体地,本发明给出一种干巴菌菌种的制备方法,其包括,
将干巴菌育种菌块干燥,确保干巴菌子实体双核菌丝灭活,但干巴菌孢子具有萌发繁殖活性;
用第一氨基酸液体浸泡软化干燥后的干巴菌育种菌块;
将浸泡软化后的干巴菌育种菌块接种至树脂-氨基酸复合培养基中培养,获得干巴菌单核菌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240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牙科膜片弹性回复测试装置
- 下一篇:太阳能充电宝移动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