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门开启控制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062631.6 | 申请日: | 2021-01-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88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丽;周建升;李文彪;曾晓青;侯小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F15/70 | 分类号: | E05F15/70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董雪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门 开启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门开启控制系统及方法,包括:车门开启单元,用于在自动开门模式下,同时满足人工开门按钮未动作、车门自动释放、运行控制系统输出状态有效且输出自动开门指令的条件时,实现自动开门;或者,用于在自动开门模式下、人工开门模式下或者车门人工释放时,通过动作人工开门按钮,以实现人工开门。本发明通过自动门释放与手动门释放的连锁,保证了在满足设有的条件下才能进行门释放;通过门释放与门开启过程的连锁,实现在保证安全性的情况才可以进行自动开门;能够确保自动开门过程的完整性和安全性,避免误触发和误动作,体现了人控优先的原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车门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门开启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车门的开门、关门等操作都是由人工操作,开门操作包括车门释放和开门动作两部分内容。当司机判断车辆速度为零速,可操作激活端的车门释放按钮进行所有车门释放,只有车门释放后,司机才能根据站台开放情况操作相应侧的人工开门按钮实现车门打开;车门关闭到位后,才允许牵引加速,确保乘客安全。
对于自动驾驶的轨道车辆,需要同时具备自动开门和人工开门的功能,车辆运行控制系统根据与地面信号联动情况发出车门自动释放、自动开门信号;当车门关闭后如果遇到紧急情况,还需要进行二次开门动作;现有技术中,自动开门过程的安全性往往无法得到保证;自动开门和人工开门过程的优先级无法通过控制电路进行有效控制,两者可能会发生冲突。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车门开启控制系统及方法,通过防护逻辑实现自动开门的安全防护,通过人工开门与自动开门联锁实现两者的有效配合,确保整个开门过程控制逻辑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开启控制系统,包括:
车门开启单元,用于在自动开门模式下,同时满足人工开门按钮未动作、车门自动释放、运行控制系统输出状态有效且输出自动开门指令的条件时,实现自动开门;或者,用于在自动开门模式下、人工开门模式下或者车门人工释放时,通过动作人工开门按钮,以实现人工开门。
本实施方案能够充分保证自动开门过程的安全可靠,避免误触发或误动作的发生;同时,自动开门与人工开门实现闭锁,实现人工开门优先的控制策略。
所述系统还包括:二次开门单元,用于在收到关门指令后,间隔设定时间内又收到车门释放指令时,分别对关门指令和车门释放指令进行滤波处理,且,关门指令的滤波时间小于车门释放指令的滤波时间;所述关门指令经过滤波后变为无效信号。这样能够实现特殊情况下的紧急开门,同时保证车门控制的安全可靠。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开启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车辆自动释放指令或者车辆人工释放指令;
在自动开门模式下,同时满足人工开门按钮未动作、车门自动释放、车辆运行控制系统输出状态有效且输出自动开门指令的条件时,实现自动开门;或者,在自动开门模式下、人工开门模式下或者车门人工释放时,通过动作人工开门按钮,以实现人工开门。
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收到关门指令后,间隔设定时间内又收到车门释放指令时,分别对关门指令和车门释放指令进行滤波处理,且,关门指令的滤波时间小于车门释放指令的滤波时间;所述关门指令经过滤波后变为无效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门,包括上述的车门开启控制系统,或者采用上述的车门开启控制方法;以实现对车门的开启控制。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车辆,包括上述的车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0626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